今天是:

要闻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我校商学院教授在《光明日报》发表研究成果

发布日期:2020-02-19  来源:商学院   文:吴林海 韩晓东;图:韩晓东;审核:张海峰

2020年2月17日, 《光明日报》第16版·智库刊发了我院吴林海、浦徐进教授等的研究成果《把住食品安全关 提升公众科学素养》一文。这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时代食品安全战略的科学内涵与制度体系框架设计研究”〔19AGL021〕阶段性成果之一。

食品安全素养是公众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也是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关键“入口”。如何提升城乡居民的食品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引导其养成科学的饮食理念、健康的食品消费行为,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为我们出的一道考题,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道“必答题”。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吴林海教授迅速带领江南大学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研究院团队, 通过网络问卷方式开展了调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472位受访者参与了调查。其中,8.27%的受访者承认食用过野生动物或不明来源的动物性食品。放眼全国,即使按照5%的比例推算,在14亿左右人口中也有约7000万人不同程度地食用过野生动物或不明来源的动物性食品。

文章从食品安全科学素养角度分析,公众对于“食用野味”的认识误区主要有三点:一是少数人片面认为野生动物只要熟食就没有风险;二是少数人片面认为野生动物营养更丰富;三是少数人片面认为野生动物口感更好。此外,公众食品安全素养的不足还普遍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家庭食品处理存在诸多误区,主要集中于家庭食品购买后的运输、储存、解冻、准备、烹饪和剩饭处理等6个环节。家庭是防范食品安全风险尤其是预防食源性疾病的重要防线,但由于食品安全科学素养的不足,导致家庭成为发生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场所之一。购买食品与选择就餐场所时应该知晓的基本常识普遍缺失。比如,相当数量的消费者在购买包装食品时不会认真查看食品标签;很多消费者在选择就餐场所时,并不注意查看餐馆是否悬挂餐饮服务许可证或食品经营许可证,是否有监督公示牌公示的脸谱标识等。

文章指出,个人良好的自我管理是防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医疗资源相对紧缺的非常时期。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戴口罩、勤洗手、自我隔离等个人防控知识得到很好普及,食品安全素养的重要性也被全民广泛认同,但仍有少部分人对形成文明健康的食品安全意识重视不够。理念决定态度,态度影响行为。为了更好防控疫情、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水平,从食品安全素养培育入手,构建防范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长效机制已刻不容缓。对此,吴林海教授团队从提升公众食品安全科学素养方面提出“全面贯彻中央决策,完善相关制度安排”、“从娃娃抓起,实施提升公众食品安全意识等科学素养的基础工程”、“面向全体公众,推进提升食品安全意识等科学素养的继续教育工程”、“丰富平台渠道,拓展食品安全等公共健康科普资源”四点建议。

《光明日报》刊发我校吴林海、浦徐进教授等的研究成果《把住食品安全关 提升公众科学素养》

本文来源于:光明日报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20-02/17/nbs.D110000gmrb_01.htm

原文链接: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20-02/17/nw.D110000gmrb_20200217_2-16.htm



阅读( (编辑:寿嘉俊)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