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江南视点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视点 >> 江南视点

化工转型升级背景下学科交叉融合与创新人才培养

发布日期:2021-05-27  来源: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东为富

作为国民教育的最高端,研究生教育如何成为培养人才的“高峰”、聚集人才的“高地”,怎样成为创新创造的策源地、服务发展的新引擎,是摆在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化工材料行业面临的挑战及趋势

化工材料产业规模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0%,是国家的支柱产业。但是,作为传统行业,化工材料产业面临诸多挑战:一是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传统产品产能过剩,高端产品自给率低。二是行业创新能力不足。国际领先核心技术少,科技创新对产业支撑弱;功能性膜材料、电子化学品新材料的开发与生产能力严重不足。三是节能减排潜力较大,能效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10-30%差距,环境压力增大。

化工材料行业亟需转型升级,总体趋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业链向下游延伸,产品精细化程度提高。二是节能、环保、安全技术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三是对传统化石资源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四是产业间融合加强,企业与行业生产智能化发展。

面临挑战,回应趋势,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是唯一的出路。当前,化工材料行业创新人才培养不足,研究能力和创新视野偏弱,科学精神有待加强,环境、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不足,国际视野有待提高。如何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来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是我们今后的人才培养的重点和难点。

二、学科交叉融合与创新人才培养

学科交叉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一个主要源泉。从诺贝尔奖来看,最近25年前沿交叉研究获得诺贝尔奖的比例已接近一半(49.1%)。2017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物理学家,奖励他们解决了生物学问题。世界一流大学发展交叉学科是大势所趋。今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成立了交叉科学部,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也公布将新增“交叉学科”为新的学科门类,交叉学科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学科建设的重要方向。

多学科交叉融合体系的建立,要有多学科课程支撑的专业课程设置,搭建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平台,开创国内国外企业联动的交叉融合模式,设立多学科交叉团队的创新创业项目,压实导师责任加强学风建设,注重开展多学科专家的学术交流。我校化学材料与工程学院在学科交叉融合与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有良好的工作基础。

首先,学院拥有基于学科交叉的科研平台。如基于化学、化工、食品、材料等学科的合成与生物胶体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材料、化学、物理、光学光响应功能分子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其次,学院形成了有传统优势特色学科方向。构建了基于化工、材料、药学、设计、发酵、食品等专业的化妆品交叉学科群,建有合成与生物胶体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轻工业化妆品工程技术中心、国家药监局化妆品监管科学研究基地、江苏省化妆品工程研究中心等,拥有专职教师40人,其中高级职称25人,教授15人。

第三,学院构建了“基础→前沿科学→创新实践”的多学科交叉课程体系,夯实化学基础,加强理工融合,传承日化精髓。以天然成分化学、香精香料化学、化妆品智能制造、胶体与界面化学导论、表面活性剂物理化学、化妆品与表面活性剂分析、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课程为基础支撑,以化妆品文化等新生研讨课厚植人文素养,交叉融合生物技术基础、皮肤医学、品牌管理、设计概论等多学科课程,协同企业拓展开设化妆品与洗涤产品监管科学概论企业EHS风险管理基础,并加强学生化妆品创新开发实践。

第四,学院形成了国内合作、国际合作、产学研合作等交叉融合模式。在国内合作方面,如“材料+日化”模式,通过材料创新,制备了一种无小分子皮肤渗透的高效防晒霜,解决了传统防晒霜中小分子防晒剂渗透皮肤而存在的安全隐患。技术转让给广州慈康科技公司,转让费1000万元;“发酵+日化”模式,研究生物活性物的发酵法制备、保护以及有效透皮,生物活性物微纳包载与高效输送体系,成果成功孵化;“机械+材料”模式,化工学院刘仁教授团队和机械学院刘禹教授团队联合创新3D墨水直写技术,博士生朱俊哲为论文第一作者,审稿专家评价该工作是化学和机械的“聪明”结合,在3D打印新技术的探索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在国际合作方面,依托“111”引智基地、国际联合实验室开展“引进来、走出去”跨学科国际合作,注重人才培养、学术合作、学术交流全方位合作,研究生优秀科研学术成果水平不断提高。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坚持课题从企业中来、成果回企业中去,近2年签订千万级合作协议4项;坚持产教合作,实行“双导师”制,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设企业研究生工作站25个,外聘优秀企业导师60余人,建立校企联合实验室20余个,企业经费2000-30007万/年。

第五,学院探索科创育人模式、加强创新精神培养。加强“学科交叉组队”科创竞赛的体系建设,近3年,经费支持增长20万元,竞赛参与率增长50%,C级以上获奖率增长5%;形成研本一体化,研究生多学科交叉、积极指导和参与竞赛,2016年以来,获省级以上奖项40项,其中国家级竞赛获奖23项,学生就业态势良好。在未来的研究生培养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在跨学科招生、联合培养等方面大胆尝试;进一步探索并完善本、硕、博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拓宽化学、化工、材料与其他学科间交叉融合的广度和深度。

阅读( (编辑:宣传部)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