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江南学人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 >> 江南学人

[江南记事]感激之情油然而生——记江南大学新校区建设

发布日期:2019-04-08  来源:   简大钧

今年学校将迎来第一个甲子生日。校庆前夕,当我漫步在绿树成荫、风景如画的生态校园时,作为当年新校区建设的策划者和见证人,抚今追昔,固然为当时抓住了机遇,为学校新世纪发展打下的物质基础而欣慰,更多的则是一种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2001年2月13日,是学校发展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时间节点,新的江南大学宣告成立。在策划新世纪、新江大发展时,面对多校区分散办学的不利以及办学资源匮乏的实际,是否易地重建新校区的议题提上了党委的议事日程。而此时,并校事务繁杂,办学经费短缺,教工意见不一,要对如此重大的问题当机立断实属不易,多亏时任无锡市长的王荣同志多次做工作,才让我们下定了迎难攻坚的决心。在长达五年的新校区建设期间,市委、市政府信守承诺,和我们一道排忧解难,给予新校区建设强力支持。事后粗略一算,仅拆迁安置、规费减免、校区周边政策性征地及绿化,所花费的真金白银就不下6亿,是建国以来无锡市对高等教育最大的一笔投入。在和市领导接触中,我们感受到地方发展对高水平教育和高质量人才的渴求。作为战略性回报,应将学校的发展融合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之中。2002年底召开的中共江南大学首届二次全委会上,党委作出了服务社会首先服务好无锡的决定,并采取五方面的具体措施予以落实。经过多年的落实,融合发展愈益深入,无锡市委、市政府对我校的发展也更为重视,近年来斥巨资建设的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就是一个明证。

占地3000多亩的新校区,地处当时寸土寸金的城乡结合部,内有5个自然村、770多家农户、70多家乡镇企业,征地拆迁是校区建设面临的第一道难关,各种矛盾冲突至今仍然历历在目。当我们回顾拆迁安置工作经历的艰难曲折时,千万不能忘记当地父老乡亲对新校区建设的支持。常言道,故土难离。这毕竟是他们祖祖辈辈休养生息的土地,是他们辛勤劳作营建的家园,是他们艰苦创业开办的工厂,为了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选择了放弃。其中,南阳巷、赤马嘴的村民还捐出部分拆迁补偿款在校园内修建两座纪念亭,鼓励莘莘学子,砥砺品行,刻苦学问,报效祖国。2009年10月31日,学校召开新校区启用5周年纪念大会,当各学院的学生会主席把代表数万学子感恩之心的纪念证书和鲜花献给代表搬迁各村的党支部书记时,全场响起了最热烈的掌声。村民代表在会上表示,虽然他们在搬迁及再创业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但无怨无悔!因为他们的付出换来的是一座美丽的校园,是蓬勃发展、人才辈出的新江大。岁月流逝,一想起此情此景,总让人激动不已。

我们的新校区建设,是在条件并不十分具备的情况下上马的,一开始就是一个边设计、边施工、边使用的“三边工程”,从而注定了它在建设施工和管理使用方面的难度。记得从2004年开始,全校经历了6次大规模的搬迁,真是千车万载,车轮滚滚,但没有发生任何人身伤害,也没有造成财产损失。有的单位为了校区建设和置换的需要,几乎年年都要搬家。后勤系统和一些教学保障部门,因其设施建设落后,不得不搬来搬去,还必须保证“粮草先行”。2004年9月1日第一批学生入驻新校区,克服了配套设施尚未完备的困难。2007年9月,当最后一批师生搬进新校区,实现了整体置换、易地重建、单一校区办学的建设目标后,在我心中一种感动油然而生,常常念叨的是,没有广大师生员工对新校区建设的理解、支持和奉献,就没有今天的新校区。

当然,对新校区贡献最大的还是校区建设的直接参与者。2002年10月,当教育部下达了同意我校新校区建设的立项批文后,学校立即成立了建设指挥部,从此指挥部的同志们开始了长达5年极为艰难的履职尽责过程。对一所学校来讲,校区建设工程之宏大是前所未有的,要完成的建筑面积,相当于原三校建筑面积总和的两倍。而且建筑的环境相当复杂:“三边”工程之间的相互干扰、十多个施工单位同时进场施工、供料方和施工方的配合协调等等,哪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到工期。为了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头年开工涉及到院系搬迁的项目,必须保证在第二年9月交付使用,其难度可想而知。指挥部的同志们夜以继日,不畏严寒酷暑,不惧重重困难,始终奋战在施工一线,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在新校区落成时,他们辛勤地付出,没有给学校留下任何遗憾。在建设过程中,始终把质量摆在第一位,所有的施工项目,均为一次验收合格。教职工最为担心的新校区建设会不会留下巨额债务,拖累学校发展的问题并未发生,2012年学校还清了银行贷款,比预期提前了近10年。

新校区建设难,而管好用好更难,新校区投入使用十多年,全校师生员工一直精心呵护着美丽的校园。特别是后勤保障系统的同志们,除了不断努力,完善各种配套设施、优化校园景观景点外,还把数字化节约型生态校园建设打造成学校的一张靓丽名片。这些年来,我在参加教育部对各兄弟高校的巡视时,凡来过我校的同志,无不对这张名片交口称赞。我在备感欣慰的同时,也由衷地向生态校园的建设者、维护者们致以深深的感谢!

(作者为原江南大学党委书记)

阅读( (编辑:宣传部)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