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第25届荷兰设计周在荷兰埃因霍温正式启幕。作为欧洲规模最大的设计盛会之一,本届盛会以“过去、现在、可能”为主题,既回溯自身发展历程、展现当代设计的创意活力,也探索设计领域的无限潜能,以此庆祝设计赋能未来的25周年里程碑。这里是全球创意碰撞交融、开拓未来可能、共绘设计蓝图的核心平台,吸引了全球顶尖设计师、知名院校及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受荷兰设计基金会邀请,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组建参展团队,在学院党委副书记江琳娜、邓嵘教授、肖东娟副教授的带领下,携多件本科毕业设计优秀作品精彩亮相,以独具特色的东方设计语言与国际设计界展开深度对话。
此次参展是江南大学设计学院与荷兰设计周深化合作的延续。今年3月,荷兰北布拉邦省代表团到访学院期间,便向师生发出了参与本届设计周的诚挚邀约。依托江苏省与北布拉邦省三十余年的友城合作基础,双方借此进一步推进设计教育领域的深度交流。学院精心遴选了健康福祉方向的代表性作品参展,这些作品既精准呼应了设计周“可持续发展”“跨学科创新”的核心议题,又深度融入中国文化底蕴与当代社会需求。它们与全球顶尖设计佳作同台展示竞技,充分彰显了中国高校设计学科的雄厚学术实力与蓬勃创新活力。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参展的主题是“包容性设计与情感设计的融合-打造关怀用户体验”。在数字时代,用户体验设计正从功能需求向情感共鸣与包容性价值转变。技术已演变为“情感载体”,能够感知、理解并回应人类情感,通过情感联结重新定义人与技术的关系。这种设计理念更注重同理心和以人为本的设计,达到技术与人性化的共情融合。
本次展览呈现了与健康福祉相关的毕业设计项目,包括为老年工作者设计的办公产品、智能机械臂助行器、兼具智能陪伴与紧急救助功能的轮椅、适老化的认知训练产品、失能老人的助浴产品、以及办公室健身交互产品。这些作品关注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照护、老年人体验设计及职场情感考量,彰显了设计的人文精神。
这些作品精准捕捉被忽视的细节、回应未被满足的期待、紧跟行业新兴趋势,将其转化为可触摸、可感知的实体设计。创作团队深度融合情感化与包容性设计原则,不仅打造出满足多元用户需求、促进情感联结的优质体验,更在坚守设计人文温度的基础上,让每件作品都成为破解现实生活痛点的实用方案。它们以设计之力积极回应时代诉求、助力社会进步,生动诠释了设计教育赋能社会、传递价值的核心内涵。
参展作品成功吸引了全球专业设计师、研究学者、产业界人士及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众人纷纷驻足观摩,围绕设计理念与作品细节展开深入交流探讨。此外,本次参展也成为无锡市对外展示城市文化与设计实力的重要窗口,无锡市政协副主席毛加弘、无锡市政协副秘书长吴春林一行莅临现场,对展出的设计作品给予高度评价。荷兰北部拉邦省国际部门主任LiekevanDorst,中荷友好协会主席Monique女士、飞利浦亚太区前首席执行官FransGreidanus先生、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DaanVanEijk教授、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胡军教授、荷兰北部拉邦省代表王旭、江苏省商务厅驻荷兰经贸代表熊震等也对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的专业实力与创新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
作为中国设计教育领域的重要典范,江南大学设计学院长期深耕国际化交流合作,目前已与17个国家和地区的45所高校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此次亮相荷兰设计周,不仅为学院搭建了展示教学成果与育人实力的重要平台,更是推动中国设计走向国际舞台、促进中外设计文化互鉴交融的重要举措,为构建更具包容性的全球设计生态注入了独特的江南力量。

参展作品

荷兰设计周合影(一)

荷兰设计周合影(二)

荷兰设计周合影(三)

展会现场(一)

展会现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