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晚报8月29日】近日,江南大学2025年辅导员暑期赴重点单位实践锻炼活动结束。22名辅导员分赴无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无锡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无锡华顺民生食品有限公司等17家单位,开展了为期2—3周的沉浸式实践。

辅导员们在实践中把脉人才需求方向,了解行业前景,链通校企合作渠道,提升就业指导能力,为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注入新动能。
把握产业变革与人才需求新趋势
辅导员们以“准员工”的身份深入无锡“465”现代产业集群,了解学习物联网、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的产业现状与人才政策。他们走进生产车间、研发中心和人力资源部门,感受产业转型升级,把握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他们通过实地观摩、走访调研等形式,全方位捕捉行业前景、单位情况与用人需求。雅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说:“通过和辅导员们交流,我们了解了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这能够帮助企业精准对接人才需求,同时在校园招聘、人才培训、就业指导等方面达成共识,进一步促进了校企相互支持、双向赋能。”
下一阶段,辅导员们将推动“企业导师进校园”“校企实习训练营”“访企拓岗”促就业等专题活动,以实际行动赋能校企协同育人。
提升人才培养与供需对接新本领
在实践期间,辅导员们主动融入人力资源、项目管理、招聘选聘等实务工作。他们走进各市(县)区人社局,系统学习地方人才引进、安居保障、创业扶持、就业补贴等惠才政策,指导学生正确择业就业、用好政策。他们走进生产研发一线,将专业特色与岗位需求融合,推动产学研协同基地建设。他们走进人才招聘市场,积极拓宽就业资源渠道与求职岗位,协助开展人才招聘会与培训会,为求职学生提供针对性岗位推荐与就业辅导。
滨湖区人社局人才开发科负责人表示:“辅导员们既是学习者与教育者,也是助推者与建设者。他们将学校科研与人才建设成果推介到企业,同时也为优化与推进地方人才政策落地实施提出了宝贵建议。”通过在一线的锻炼,辅导员们就业指导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将继续为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保驾护航。
构建校地合作和长效协同新机制
结合用人单位工作实际,辅导员们总结近年来企业人才需求与招聘变化趋势,掌握毕业生输送及发展情况,整理了校友名册。他们和在职校友群体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座谈交流,了解校友工作情况、采编优秀事迹,共同探讨优化毕业生就业指导举措。
“本次交流让我感受到江南大学近年来发展十分迅猛,希望能够助力学弟学妹成长成才、就业择业。”无锡华顺民生食品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12届校友张印说。后续,辅导员们将依托校企平台,挖掘协同育人资源,构建良好的长效互动机制,提升校企合作质效。
此次实践锻炼活动是江南大学深化校地企合作、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重要举措。辅导员们既将产业前沿需求与政策资源引入校园,赋能人才培养,又将学校智力资源与优秀人才输向社会,服务区域发展。这种持续的双向奔赴与深度协同,将为毕业生开拓更广阔的就业天地,助力更多学子扎根热土、筑梦产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本文来源:江南晚报http://szb.wxrb.com/jnwb/pc/layout/202508/29/node_A01.html
原文链接:http://szb.wxrb.com/jnwb/pc/content/202508/29/content_270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