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媒体江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江南 >> 正文

江南大学“四个融入”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发展

发布日期:2019-01-29  来源:教育部门户网  
资料来源 教育部门户网

【教育部门户网1月25日】江南大学深化“引企入教”改革和实践,从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地方经济发展、产业升级、人才培养四方面着手,坚持“项目从行业企业中来,成果回到行业企业中去”的产教融合协作思路,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形成了以产兴教、以教强业、良性互动的产教融合长效机制。

担当有为,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紧密围绕“健康中国”“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拟定健康科学与技术、功能材料科学与工程和食品轻工装备技术与工程三大重点发展方向,成立国家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简化科研项目申报和过程管理,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和决策权,充分释放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号召,构建“基于学科、融入产业”具有江南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牵头协调27个国家49所大学组建“一带一路”高校食品教育科技联盟,推动沿线国家在人才培养、科技攻关、科研转化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发展,与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合建全球首家以中华食品文化为主题的孔子学院,发挥食品学科优势特色,扩大中华美食文化影响。

主动谋划,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瞄准地方建设“智能制造强市”需求,主动对接地方机械电子、环保工程、精细化工、艺术设计等产业发展,通过合并、重组,成立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数字媒体学院、物联网工程学院等。聚焦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与无锡市签署“十三五”合作共建协议,共建无锡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与无锡宜兴、江阴共建研究生院、江阴校区,构建“一体两翼”发展格局,深化“政产学研用”结合。把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脉络,确立“削枝强干、强化特色”的专业优化思路,精简发展目标不明确或办学水平较低的专业,学校本科招生专业从原有的63个减少到51个,确保人才培养与地方需求对接更加精准。与无锡市共建党的建设研究中心、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等19个市校共建研究中心,深度参与地方政策研究、城市治理、产业规划、文化遗产保护等事业。

深度对接,精准融入产业升级。以物理空间聚合促进创新要素集聚,建设协同创新大楼,成立协同创新中心,目前22个校企协同创新实验室入驻协同创新大楼,签约科研项目合同经费近1.5亿元。举办“江南大学产教融合高峰论坛”,涉及政府战略合作、服务区域创新、地方科技平台建设等领域的65个项目集中签约,协议金额超2亿元。通过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合作建立工作站、地方研究院、共建联合实验室等方式,引领产业技术创新。目前建有江南大学(扬州)食品生物技术研究所、江南大学(宿迁)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校地联合研究院(所)6个,宁夏吴忠市、黑龙江桦南县等技术转移分中心29个、校企联合研发中心(实验室)56个。探索从单一的技术转让向技术与服务共同转让,从提供技术或产品向提供综合解决方案转变的创新合作模式,实施全流程科技服务。

立足育人,深度融入人才培养。主动对接行业特点和企业需求,构建“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提供实践教学资源—建立见习就业基地—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开展毕业生质量反馈”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建有生物工程、纺织工程等9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本科专业,食品工程、机械工程等5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研究生专业,1个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专业。创办以培养高质量机电一体化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君远学院,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深化“引企入教”改革,连续五年试点实施“企业家辅导员”育人项目,先后聘请151位政治思想过硬、管理经验丰富、热心教育事业的企业家担任“企业家辅导员”,构建“一个企业家对接一个班级”模式。通过“选、引、聘、挂”等方式,遴选行业专家、创业校友、实训导师担任大学生创业导师。建设一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聘任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指导教师,安排学生进企业进行课程实习、生产实习,学习掌握生产一线实际问题。

 

本文来源于:教育部门户网http://www.moe.gov.cn/

原文链接: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192/s133/s185/201901/t20190125_368100.html

阅读( (编辑:张青)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