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媒体江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江南 >> 正文

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深厚力量

发布日期:2019-10-15  来源:无锡日报   作者:陈爱萍 徐礼红
资料来源 无锡日报

【无锡日报10月12日】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等重要观点。在今年3月18日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关键在思政课,并进一步指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深入贯彻《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力量,让青年学生在丰厚的文化滋养中成长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是立德树人深厚文化根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在价值理念、精神境界和道德理想等方面为新时代立德树人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撑和精神滋养,而且其对立德树人本身的探究也为当今研究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和重要的启发作用。在代表传统文化的重要典籍中,《左传》和《管子》分别最早提出了“立德”与“树人”,并把“立德”视为人生最高奋斗目标和终极价值追求,把“树人”看作治国安邦的百年大计。以德治政、以德育人、以德选人,从而形成天下大德的道德风尚是中国古代普遍的价值追求。传统社会试图通过教育、用人、国家治理等方面的德化,形成崇德尚贤的社会风尚,不仅从朝廷到地方、从官员到普通百姓将德行奉为评价和教育的标准,而且“德为世表,行为士则”成为个人修养的道德目标。

古人对“立德”“树人”的理解和探索既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文化根基,为立德树人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也为探寻立德树人的践行路径提供了重要启发。新时代应积极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实践,创造性地把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人才培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成长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操守、有爱国情怀、求真务实的有为青年。

革命文化

为立德树人提供丰厚精神滋养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革命年代用鲜血和汗水写就了辉煌历史,孕育出了鲜明独特的革命文化。革命文化既包括物质文化,即一切与革命斗争有关的遗物、遗址等革命历史遗存和纪念场所,也包括非物质文化,即革命实践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如“五四”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文化起始于“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形成于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中,凝聚了无数革命先辈的鲜血和意志,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和文化支撑。

革命文化为新时代立德树人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力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要“坚持用革命传统铸魂育人”。把革命故事融入思政课堂,让青年学生在聆听志士仁人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中体味革命的艰辛;把革命遗址等物质文化引入思政课教学,让青年学生在追寻战火纷飞年代英雄先烈抛洒热血的深深足迹中产生共鸣;将革命精神铸入思政课内容,让青年学生在接受革命先辈不畏艰辛、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等革命精神的熏陶中提升境界。总之,要讲好革命故事、挖掘革命事迹、传播革命精神,擦亮立德树人的鲜亮底色,引导青年学生在“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过程中,在吮吸革命文化的精神滋养中,自觉成为有历史担当的时代新人。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为立德树人提供根本价值遵循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新时代的价值引领、精神纽带和理想信念,它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之中,形成和发展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以培育“四有”社会主义公民为目标,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政治方向,是澄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主义的本质特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引领,它为国家赋形、给社会定规、为人生赋值,是全社会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以培育“四有”社会主义公民为目标,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指向,是对“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重大课题的时代解答;“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旨归,彰显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由人民创造、为人民共享的根本目的。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仅以其本身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为思政课厚植强大的文化力量,而且以其价值引领和导向功能为新时代立德树人提供根本的价值遵循。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统一,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实现价值观引导,塑造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指引学生树立并践行为之奋斗的理想和目标,助力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帮助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作者均为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本文来源于:无锡日报http://szb.wxrb.com/pc/layout/201910/15/node_A01.html

原文链接:http://szb.wxrb.com/pc/content/201910/12/content_17864.html

阅读( (编辑:张青)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