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引导新生树立专业理想与家国情怀,9月17日下午,江南大学霞客湾校区“思政领航·学科筑梦”新生思政第一课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活动面向校区全体本科新生,特邀8位师生代表登台分享,由集成电路学院辅导员缪慧玲主持。
教师分享环节,集成电路学院虞致国教授以“以芯为笔,筑梦育人”为题,结合学科前沿案例和芯片自主创新经历,激励新生树立专业报国志向,展现了科研工作者的责任担当。智能制造学院青年教师李可以“追光、发光、照亮”为线索,回顾了其从学生到专任教师的十年蜕变,用扎根与坚守诠释教育热忱,鼓励新生“在热爱的领域深耕,终会遇见发光的自己”。数字科技与创意设计学院副院长牛犁教授深入解析传统服饰的文化基因与当代转化路径,通过AI重构敦煌纹样、中西版型融合等案例,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活力与国际表达。纤维工程与装备技术学院副院长柳宁教授结合其参与天宫一号、空间站等国家重大航天工程的丰富经验,阐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深刻道理,传递了严谨务实、协同创新的科研精神。
学生分享环节,来自集成电路学院的王子坚同学分享了从科研小白到发表3篇高水平论文的进阶之路,提出“锚定初心—阶梯式实践—动态平衡”的成长方法论,为新生提供了宝贵的科研实践建议。智能制造学院郭兰鑫同学介绍了从零组建SHARK机器人战队的经历,这支仅成立半年的队伍凭借7000次测试的坚持,最终冲进RoboMaster联盟赛八强,彰显了江南学子敢想敢拼敢闯的青春态度。数字科技与创意设计学院的研究生唐京媛和陆玮琳同学分享了“手指上的中国”实践团的非遗保护故事,团队通过纪录片拍摄、文旅IP设计、乡村美育课堂等多种形式,助力苗绣、侗族大歌等非遗项目焕发新生。
互动环节,新生围绕实习实践、竞赛选择、课业平衡、大学适应等问题踊跃提问,师生代表悉心解答,现场气氛热烈。
本次思政课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科故事。期待新江南人以榜样为镜,在专业学习中厚植家国情怀,把“小我”成长融入“大我”需求,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活动现场

老师分享

学生分享

互动环节

学生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