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下午,著名诗人余光中教授在田家炳楼209会议室举行了题为《我的四度空间:诗、散文、评论、翻译》的学术讲座。讲座由人文学院院长陈明选教授主持,众多学院的老师也参加了此次讲座。现场座无虚席,济济一堂,甚至还有来自苏州大学的同学慕名前来聆听大师的教诲。
余教授从自身文学创作与研究出发,就诗歌、散文、评论和翻译四个方面进行了详实的阐述。他先从个人人生经历出发,回忆了自己如何走向诗歌翻译的文学道路,并提到了自己写新诗是受著名诗人臧克家和冯至的影响,自己最爱的还是浪漫派诗人雪莱和济慈等诗人。他还说到了诗和音乐的关系。余教授认为,虽然诗歌和散文有着一些方面的类同点,但现当代散文诗这一形式模糊了文体的界限,杂糅的文体不伦不类,无法很好地传承诗歌和散文本身所富含的美学韵律。此外,他指出,评论与创作是相互促进的过程,“以今日之我改昨日之我”是余教授的创作准则,他始终坚信思想的丰盈需要时间的历练。在文学翻译上也颇有建树的余教授目前已翻译多部外国文学作品,他坚持认为,翻译文学要立足于一定的文化背景,在此基础上要做到“有汁有味”,而不是“食之无味”。余教授还多次提到了古典文学的重要性,鼓励同学们多以古典文化经典充盈自我,提升素养。余教授多方面的解读使得同学们对于文学的认知有了新的提升。
讲座后期,余教授与同学们进行了现场互动。同学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余教授耐心地一一给予了解答。儒雅谦逊的余教授从文学角度切入,循循善诱,步步深入,用“稳中求变”的文学创作规律寓意生活规律,引导同学们感悟生活,跃动思维,规划人生。(研究生院)
讲座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