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举行2025年暑期实践育人成果汇报暨评优表彰会

发布日期:2025-10-27  文:苏丹、俞丽珊、葛禹含  图:刘添翼、刘昊妍  来源:人文学院

为总结暑期社会实践育人成果,激励更多人文学子迈向社会实践的广阔舞台,10月22日晚,人文学院在一教楼1B103室举行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总结表彰大会暨“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信仰公开课。学院分团委书记、学工办主任邓昌海,辅导员邵祥岚、姜正一、肖雨荷,学生团务中心主任张馨月,暑期社会实践获奖代表和200余名2025级新生共同参加了大会。

今年暑期,人文学院共有1090名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他们组成133支团队,走出校园,奔赴山海,将青春的涓流,汇入祖国发展的江河,围绕乡村振兴、民族团结、文化传承、基层治理等多个专项,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实践活动。经过前期申报、公开答辩、学院评审等环节,最终评选出16支“优秀团队”,4个“优秀团支部”,30名“先进个人”和5篇“优秀调研报告”。

活动伊始,邓昌海进行致辞。他充分肯定了人文学子在暑期实践中展现的卓越风采与丰硕成果,并对学院未来的实践育人活动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要坚持以梦想与实践定义青春格局;二是要坚持以初心与使命诠释青春担当;三是要坚持以进步与创新打通青春路径。随后,邵祥岚宣读表彰决定,与会嘉宾分别为受表彰个人与团队颁发荣誉证书,最后张馨月对暑期社会实践工作进行总结汇报。

在“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信仰公开课上,两支优秀团队和两位先进个人从实施过程、成果总结与心得体会等多个方面分享了他们的实践故事。“七彩公益”社区教育实践团将丰富的主题精品课程送到社区、送进小区,以5000余小时的温暖陪伴,为360多名青少年提供了成长乐园,有效化解了暑期“看护难”问题,用青春实践探索出“校社协同”育人的新路径。第十届“心手相牵”推普实践团的13名师生再次奔赴贵州独洞村,他们结合地方特色文化开展推普夏令营,深入村寨进行走访调研,用青春接力践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使命。

从乌鲁木齐的推普课堂到滨湖区商务局的政务岗位,辜心怡在这个夏天完成了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奔赴。她带领“心手相牵”团队为新疆地区的孩子们架起民族团结的语言桥梁,也在青马工程的跟岗见习中锤炼本领,以“知行合一”的扎实步履,诠释了新时代人文青年的青春本色。张宇帆同学深入贵州侗寨与云南边城的广袤天地,在西部基层书写了一段真挚的支教故事。他亲身体验多元文化,领悟“平凡中见伟大”的深刻内涵,将“报效祖国、建功西部”的青春誓言化作服务基层的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挺膺担当的坚定信念。

热忱播撒希望,青春书写信仰。这个夏天,人文学子将青春的热血挥洒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把课堂所学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具体行动。他们在社区课堂里传递温情,在西部乡村间点燃希望,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奉献回报社会,生动展现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青春实践。未来,人文学院将继续引领青年学子在躬身沃土的实践中不断淬炼,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书写出最为绚烂的青春华章。

合影

张馨月做工作总结汇报

心手相牵分享

辜心怡分享

张宇帆分享

阅读(

编辑:王振彬

审核:徐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