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商学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动态 >> 学院新闻

“锦绣江苏”国际暑期学校落幕:中外学子共绘运河新篇

发布日期:2025-07-23  文:刘舒皎、王钰瑶  图:刘舒皎、王钰瑶   来源:商学院

7月21日,由江苏省教育厅主办、江南大学承办的2025年“锦绣江苏”国际暑期学校——“从东方到西方:运河工商文化的探索之旅”,在江南大学落幕。江南大学商学院院长浦徐进教授、项目教师代表吴正阳,来自荷兰蒂尔堡大学、埃因霍芬理工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迪肯大学等5所高校的国际学生,以及中方优秀学生代表参加结营仪式。结营活动由江南大学商学院国际教育办公室主任刘舒皎主持。

结营仪式上,浦徐进对本次“锦绣江苏”国际暑期学校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他充分肯定了项目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及各部门在教学安排与活动保障方面的协同努力。他表示,未来学院将以国际暑期学校为契机,持续拓展与高水平大学在学生交流和科研创新等方面的深入合作,推动学院国际化发展迈上新台阶。浦徐进为全体学员逐一颁发结业证书,并寄语:“希望大运河的水,流到你们心里,也流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在成果汇报环节,中外学员们以大运河两千五百年漕运史为脉络,通过经典案例分析,充分诠释了运河经济在中国古代商贸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学员们深切体会到宜兴紫砂壶的匠心独运、评弹弦索的吴侬软语与惠山泥塑的民俗韵味,感受到厚重的文化遗产如何转化为触手可及的生活美学。来自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Kelvin Liang说道,“希望借助机器人等AI科技,将水路文明与现代科技交汇融合的城市魅力传播到世界各地”。来自荷兰埃因霍芬理工大学的Annefleur Kuiken表示,“大运河不仅是世界文化遗产的象征,更是代代相传、铭刻在人类记忆中的文化根脉”。最后,来自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的Fleur Rennie Jackson以白居易笔下的《忆江南》作结,深切表达了对如诗如画的江南风光的热爱之情。

结营仪式的尾声,中外学员以音乐为媒,共同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演出。来自莫纳什大学的Justus Tsai的钢琴弹唱,来自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的Koen Dalas Christodoulides的深情演绎,来自莫纳什大学的Minuli Aaisha Matheen的歌曲《太湖美》,多元表演展现出的是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真挚热爱。中方学员们齐声献唱《江南大学校歌》,悠扬旋律中,尽显江南人“笃学尚行、止于至善”的精神风貌。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2025“锦绣江苏”国际暑期学校画上了一个温暖而难忘的句号。

在为期两周的活动中,中外学员们先后完成了专业课与文化课的深度学习、文化体验、企业参访和城市考察等四大板块,沉浸式地探索了江南运河沿线的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从运河金融史的沙盘推演到绿色储能码头的实景对话,从惠山古镇老字号招牌的像素级拆解到拙政园“水陆并行”的时空漫步,六场专业课把“米市飞钱”与“光伏屋顶”串成一条跨越四百年的经济曲线。三场文化课以茶盏、八段锦、国画为媒介,让运河沿岸的传统文化在指尖复活。学员们还走访了无锡、扬州、苏州三座历史名城,从无锡博物院溯源工商历史,到感受古运河的烟火气息,再到沉浸式体验无锡地铁的“轨道上的运河”TOD模式;从扬州个园的盐商文化到大运河博物馆的沉浸展示;再到苏州园林的古典美学与金鸡湖的现代都市风貌,他们不仅对江南工商文化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也在交流碰撞中建立友谊、在行走思考中收获新知。

2025年“锦绣江苏”国际暑期项目的圆满落幕,不仅生动展现了江苏省高校教育国际化的实践成果,更标志着学院与海外合作院校的战略伙伴关系迈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今后,江南大学商学院将以建院四十周年为新起点,持续打造“锦绣江苏”品牌项目,为推动江苏对外教育交流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结业合影

浦徐进做结营致辞

杨永俭老师授国画课

文化考察——古运河

参访无锡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

阅读(

编辑:徐宇辰

审核:孙小芳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