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江南大学联合主办,江南大学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科技部中英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承办的2025年“智汇太湖-产业驱动的人工智能论坛”在无锡开幕。无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肖彬、CCF副秘书长束庆山、江南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柏玉香出席论坛并致辞。来自北京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等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齐聚太湖之滨,共同探索人工智能驱动产业创新路径,通过跨学科协作与产学研融合,推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服务国家新质生产力战略。大会开幕式由CCF无锡主席、江南大学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院长方伟教授主持,副院长钱鹏江、教授冯振华分别担任主旨报告环节主持人。
柏玉香代表江南大学致欢迎辞。他表示,学校将依托全球首个食品多模态大模型及“无人机+智慧杆+云平台”等创新成果,携手各界构建“创新合伙人”机制,引领产智融合向纵深发展。肖彬指出,无锡作为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通过建设人工智能特色园区和“1+2+3”政策体系,推动人工智能从实验室研发向生产线落地转化,让“人工智能之花”结出“产业之果”。束庆山强调,产智融合需破解数据壁垒与算力焦虑核心瓶颈,打通“技术孤岛”到“场景贯通”关键路径,以产智融合引擎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大会主旨报告环节,8名专家学者聚焦人工智能前沿突破与产业化路径展开深度研讨。北京科技大学殷绪成教授深入剖析了开放环境下模式识别和文字识别技术进展;哈尔滨工程大学蔡成涛教授介绍了结合研制的先进船舶航行环境感知系统;中南大学郭克华教授聚焦弱样本多模态学习前沿,分享研究进展,讨论未来挑战;东南大学刘志远教授规划AI赋能智能交通领域,引领智慧城市建设;西北工业大学夏勇教授分享了医学影像智能分析成果,加速医疗AI临床落地;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卢光明教授围绕多模态情感分析领域的研究进展展开报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田春娜教授分享了物理机理驱动的多模态数据智能生成技术以及智能处理模型的创新方法;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汤步洲教授介绍了临床时序数据分析相关方法及其在实际场景中的落地情况。
在本次论坛中,与会专家学者与江南大学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师生代表共聚一堂,围绕人工智能在制造业、医疗健康、智能交通等领域的产业化应用及技术演进趋势展开深度研讨,系统分析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产业驱动下的创新路径。学院以此次学术交流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着力构建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科研攻关与成果转化的联动平台,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论坛现场

柏玉香致辞

肖彬致辞

束庆山致辞

方伟主持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