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网8月14日】无人机自动投喂螃蟹,AI精准识别布料瑕疵……这些“黑科技”竟都出自大学生之手?近日,第一届全国大学生智能制造创新大赛总决赛在江南大学火热开赛,来自全国高校的130支队伍带着“智造”方案同台竞技,多项创新成果已具备产业化应用潜力。

在纺织行业,老师傅每天要盯着布料8小时,漏检率仍超过15%——这个行业痛点,被几个大学生用AI破解了!现场,江南大学智能制造学院学生团队带来了“梭巡智鉴”布料瑕疵智能检测系统。

江南大学智能制造学院学生陈晨介绍道:“我们这套系统在瑕疵标记区采用自主设计的端头,可实现稳定供墨、杜绝断墨;视觉检测算法同样为自主研发,对微小瑕疵的检测效果尤为突出。”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样的创新作品有不少,草莓智慧种植园系统、无人机虾蟹自动投饲自动装置、智慧电池监控系统等,均展现了大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大赛主题中的‘创新’,指的是参赛项目需具备新颖性,且这种新颖性要带有发展潜质和未来前景;‘应用’则要求作品应用场景广泛,同时具备市场价值或发展前景,这些都是我们的考察重点。”全国大学生智能制造创新大赛裁判长戈宝军指出,多项参赛创新成果已具备产业化应用潜力。

全国大学生智能制造创新大赛裁判长戈宝军
智能制造作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正深刻改变着全球制造业的格局。本届全国大学生智能制造创新大赛设置了技术创新设计和系统综合应用两大方向,吸引了来自全国200多所高校的650多支队伍参与角逐,经过区域初赛的激烈竞争,最终有100多所高校的130支队伍成功晋级全国总决赛。大赛不仅为广大学子提供了展示智能制造创新能力的舞台,更将促进高校与企业间的深度合作,助力智能制造产业创新发展。

无锡信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新
无锡信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新表示,当前智能制造蓬勃发展,企业对人才需求旺盛,但学校培养的人才中,能完全契合企业需求的仍显不足。“通过与高校联合举办此类大赛,既能激发学生在该领域的兴趣,又能提升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让更多学生符合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
本文来源:荔枝网https://www.jstv.com/
原文链接:https://m.jstv.com/news/2025/8/14/1405604570204303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