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谈嘉宾:
历史作家、编剧刘勃
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黄晓丹
讲座策划:人文学院副教授党月瑶
讲座时间:2025年4月11日(周五)15:00-17:00
讲座地点:图书馆三楼鼋元阅享空间B302
(欢迎师生踊跃参与!请提前20分钟入场。)
讲座内容:
文化对谈将邀请各领域的青年学者,围绕研究成果,分享研究的初心、激情、幻想,也透露过程中的困惑、挫败、痛苦,把研究还原成活生生的场景。
《研究有意思》第四期《普通人怎样从学术中获益——从中文系教师到著名历史作家》围绕刘勃老师的《说三分:三国故事的三重叙事》进行讨论。《三国演义》是一部世代累积型集体创作长篇小说,从最早的史实开始,经过不同时期的“依史演义”,逐渐形成“七分史实,三分虚构”的故事面貌。刘老师采用现代视角的“说三分”,从历史记载、民间故事、演义叙事三个角度,全面分析三国故事的真实历史、民间演变及创作方法,为读者呈现出立体、多元的三国世界。除了历史作家的身份,刘老师还是一位中文专业的高校教师,在大学工作二十年,是学院乃至学校最受欢迎的老师之一。刘老师将从三国故事的趣味解读,为大家分享大学教师与历史作家双重身份下的研究生活。在写作过程中需要关注哪些文史研究,这些学术研究又对历史写作产生了哪些影响?
在转型为著名历史作家后,刘老师放弃了大学教职。目前作为作家的刘老师,是怎样将学术思考和写作转化成快乐源泉和稳定收入来源的呢?刘勃老师和黄晓丹老师将为大家带来对谈。
主讲嘉宾简介:
刘勃,男,历史作家、编剧。作品有《司马迁的记忆之野》《失败者的春秋》等二十余部。“得到”APP多门历史·文化类课程主理人。南京大学创意写作高级研修营教师。与中央电视台、腾讯、爱奇艺等平台合作过多部纪录片。
黄晓丹,女,江苏无锡人,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苏州大学中文系学士、硕士,南开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诗学、明清女性文学。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代女性文学书写方式建立研究》等,出版《诗人十四个》《九诗心》等。
人文学院
2025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