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上午,学校与江阴市委市政府召开2025年上半年市校合作共建联席会议,共商校地合作大计,谋划市校融合发展新篇章。无锡市委常委、江阴市委书记许峰,江阴市市长王琪,江阴市委常委尹志华,江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办公室主任郭诚,江阴市政府副市长金丹菁,江阴市政府党组成员、霞科湾科学城党工委书记、管理办主任谢映军,江南大学党委书记吴正国,校长陈卫,校党委副书记倪松涛,副校长戴月波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由陈卫主持。
许峰代表江阴市委市政府,向江南大学为江阴经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表示由衷的感谢。他表示,江阴霞客湾校区投用近一年来,校地共建取得了许多积极成果,创出了共建特色、拓宽了合作范围、打造了江阴地标。
许峰强调,新阶段深化校地合作,一是要有一份管长远的办学规划。要以谋划“十五五”规划为契机,坚持面向未来定规划,用百年眼光来做十年规划,聚焦江阴“345”现代产业集群,持续调优专业结构、完善学科设置。按照梯次推进目标,逐步做大校区师生规模。二要有一批快落地的合作成果。希望学校在江阴搭建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实验室、研究中心等,让众多的科研成果快速在江阴大地上生根发芽。江阴相关部门要携手江南大学,加快排摸企业的技术转化需求、加快梳理师生的创新创业项目,以旌阳湖科创园为空间载体,推动更多“小而精”科创项目落地。三要有一支有情怀的人才队伍。校地双方要继续加强在人才培养上的合作,希望学校为江阴培养更多产业发展的紧缺人才、优质人才。江阴也将继续完善人才服务暖心举措,增强城市对师生的吸引力、向心力、凝聚力,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与力量,为江南大学推荐人才,助力学校发展。江阴市委市政府将更大力度推动各项政策、各类资源向校区集聚倾斜,让名城名校互相成就、彼此加持。
吴正国对许峰、王琪一行表示热烈的欢迎,对江阴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给予江南大学的关心支持表示诚挚的感谢。 他表示,自江阴霞客湾校区投入使用以来,校区在精准对接江阴“345”现代产业集群、构建特色学科专业体系、打造高水平科研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引育高层次人才、产业领军人才、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促进学生“留澄”发展、以及促进校地文化交融等方面,都迈出了坚实步伐,探索了具有江阴特色的“市校共建”新路径。
吴正国强调,学校将全力以赴地支持江阴校区建设:一是强化顶层设计,统揽发展全局。加强战略统筹,高位推动江阴校区发展规划、学科布局、人才引育与资源配置。二是聚力攻坚克难,破解瓶颈制约。针对国家大学科技园分园运营、高层次人才编制保障等核心议题,通过专班,主动与江阴市共商共解,畅通路径。三是深化协同创新,赋能产业升级。进一步发挥学科科研优势,引导创新要素向江阴校区集聚,深化与本地企业的产学研用融合,将校区创新势能转化为驱动江阴“智改数转”、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澎湃动能。四是提升治理效能,厚植文化底蕴。持续优化校区治理体系,提升管理服务精细化水平。深化校地文化交融,促进江南大学文脉与江阴“霞客精神”交相辉映。
会上,江阴校区管理办公室,江南大学基建处、江阴市发改委、江阴市霞客湾科学城办公室先后作专题汇报。会前,校地双方领导参观了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资源挖掘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大学科技园,深度调研学校在科研创新、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等方面的成果与经验。

会议现场

无锡市委常委、江阴市委书记许峰致辞

江南大学党委书记吴正国致辞

江南大学校长陈卫主持会议

现场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