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江南学子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 >> 江南学子

沉潜张扬,都是精彩

发布日期:2015-05-21 来源:校报 叶千瑜、史璐童、田宛京 
今年四月,我校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大四学生江博以第一名的成绩跨专业考取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国际政治专业研究生,并获得硕博连读资格,总分高出第二名70余分;同样来自外国语学院11级英语专业的何磊静,以优异的成绩和综合素质被成功保送北京外国语大学外交学研究生。何磊静和江博,一个开朗张扬、一个内敛沉潜;一个大众“男神”、一个低调“学霸”;一个浪漫文艺,一个注重实际——这两位同专业、同宿舍的好朋友,却有着迥然不同的性格和人生观。
>>> 术业专攻VS另辟蹊径
何磊静能获得保研机会,离不开他优秀的专业成绩和长期的锻炼积累。当被问及有什么学习经验可以分享时,何磊静说兴趣就是最好的动力。“喜欢英语,那学起来就很快乐;如果你不喜欢英语,那就想办法让自己喜欢。”寻找自己的兴趣点,再把它和英语结合起来,比如喜欢音乐就听英文歌,喜欢看剧就多看美剧去模仿台词。“等你有了兴趣,成绩提高了,成就感会促使你更努力地学习,这是个良性的循环。”
何磊静还告诉我们,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比投入大量时间更重要。如提高英语词汇量,只拘泥于单词书、刷题效率太低。因此要让英语进入生活,培养广泛“阅读”的习惯,“不仅读英语书,更有意识地去看手机上的英文软件、推送,甚至平时看到什么就尝试用英语去表达。”同时,模仿对于提高口语和语感十分重要。他甚至开玩笑道:“不模仿并录音来对比,你永远不知道自己读得多烂。”
比起专业成绩一直顶尖的何磊静,江博自嘲道自己是朵英语专业的“奇葩”。“虽然进入外院内心不平衡,但是朋友说江南出美女,进外院也算为解决个人问题提供了良好环境呀”,江博幽默地说起初进大学的感受。因为并不喜欢英语专业,江博努力尝试也未能取得拔尖的成绩。“专业不感兴趣、社团没收获、感情还受挫”——江博笑称自己是做完了排除法,才真正选到了喜欢的路。随着不断地寻找和尝试,他终于决定跟随自己的内心,在感兴趣的金融和政治领域深入发展。“与你同行的人越少,你成功的机会才越大”,大一自学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后,他利用课余时间挑战了ACCA。ACCA在国内称“国际注册会计师”,其考试语言为英语,内容涉及财务会计、管理等,被认为是“国际财会界的通行证”。 在考证的过程中,英语专业的他完全发挥了自己的专业优势。周末、寒暑假早上四五点起床去苏州上课,泡图书馆狂补专业书籍,五个月看完了将近一米的全英文专业书。江博笑称:“比起这个,考研复习真的算是轻松了”。在考取ACCA之后,他在上海一家培训机构担任讲师,每周从南门赶最早的公交去高铁站,赶最晚一班高铁回学校。在备考的半年里,没有娱乐、没有旅游,每天十小时的学习时间雷打不动,正是这样的磨砺,伴他过五关、斩六将,在最难的“三跨”考研中拿到第一名录取的好成绩。“找准兴趣和方向,然后就不断努力。心态也很重要,决定考研那就一心一意,不要因为有退路就不用尽全力。努力过后,面对结果时也要尽量自信、坦然。可能很多你之前觉得做不到的事,最后的结果会很好。”
>>> 风云校园vs四年沉潜
江博和何磊静不仅在专业发展的选择上截然不同,在课余活动和兴趣爱好方面也是相差甚远。何磊静喜欢打篮球、看美剧,偶尔还创作诗歌。为了提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他抓住一切机会参加各种兴趣社团和比赛。“大学是人生中最灿烂的几年,一定要精彩地度过。”他多次参加了江苏省及全国范围内的英语辩论和演讲比赛并获得许多荣誉。“大一初出茅庐,大多止步于复赛;大二再参赛,经验和实力就有了很大的提升。”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获得了全国外研社杯英语辩论赛三等奖、江苏省英语演讲比赛二等奖等傲人的成绩。大四期间,他还在外国语学院组建了自己的英语辩论队,旨在给大家带来了课本之外不一样的英语体验。
相形之下,江博的校园生活略显平淡。他是个务实主义者,反复强调“机会成本”,认为不能把时间与精力花费在不重要的事情上。所以,他的时间全贡献给各种实习和兼职,一来拓宽自己的交际领域,同时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大三上学期起他就开始留意优秀的外企,寻找实习机会。“好的外企实习都是大三上过年前后就要网申,确定则在暑假前。如果实习表现好,就会有留任的机会。”他还介绍道,自己目前从事的实习工作是会计师教育,只有执照的大陆优秀学员才有从业资格。爱旅行,爱烹饪,通世故却也富有童心,学霸原来和我们并没什么不同。
>>> 跟随内心奋勇前行
兴趣与专业性学习是很多大学生所关心问题,江博和何磊静都强调兴趣的重要性,认为兴趣是指引学习发展的重要指标,而他们各自选择的专业也与兴趣息息相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将兴趣与学习相结合,才有机会获得成绩与快乐的双赢。
谈到未来的发展,江博和何磊静有着各自的规划。江博表示,自己会在保持学业水平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攻取博士学位,在他的职业蓝图中,有从商和从政两条道路,他会选择其一作为自己的未来职业。何磊静也希望自己能够继续学习深造,但从小就怀揣着外交官梦想的他,希望在研究生阶段同时学习国际法来完成自己的梦想,“我也有可能从事其他职业,每一种职业都是一种生活。”
江博和何磊静,在专业方向、兴趣发展和人生规划上都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但他们奋斗的过程却有着相同之处,那就是跟随自己的内心,并奋勇前行。他们用实际经验告诉我们,通往成功的道路,每一步都需要努力与付出,每一步都有它的精彩。
阅读( (编辑:古林焱)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