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题目:日常生活的影像观照与采集方法
讲座时间:2011年3月25日下午14:00
讲座地点:数字媒体学院E410报告厅
主讲嘉宾:刘树勇教授
嘉宾简介:
著名摄影评论家,中国摄影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新闻传播系主任。80年代中期,致力于视觉语言与叙事方式的比较研究。集中以中国书法为研究个案,比较研究中国视觉艺术中的表现主义传统与西方抽象语言纯粹化的差异关系问题。90年代中期以后,以摄影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研究摄影的语言形态及分类原则,后转而关注当代中国摄影发展及图像传播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代表作《权力――关于观念摄影的对话》在香港《现代摄影报》首次具体提出“观念摄影”这一新的图像形态概念,旋即被《中国摄影报》转载,引发了全国性摄影理论争论。此后,“观念摄影”作为一种独立的摄影形态和概念,在当代摄影艺术范围内被普遍认可,并得到广泛运用。其他代表作还有《两种意义上的女性摄影》、《少年的表情,摄影的纪律――新中国摄影格局的形成》、《摄影家为什么出一本画册?》、《纪实摄影给我们带来了些什么?》等。
2001年8月,参与策划并发起中国第一个国际摄影节“一品国际摄影节”。组织实施了八个摄影展览,并策划组织了相关的系列国际学术讲座及研讨会。此项活动以较高的学术品位和建设性意义,引起国内外摄影界的广泛关注。2004年开始策划并主编《中国当代摄影新锐系列丛书》,2005年2月,策划并主编《世界摄影大师经典作品集》(五卷本,汕头大学出版社)。9月初,在山东淄博策划发起并主持以“社会·内心·关注”为主题的大型摄影展及学术研讨会。清理山东一地近十五年来图像发展的基本状况及图像资源。10月,在青岛策划主持“少年的表情——新中国五十年代图像展”。2008年主持策划“全国记忆30年”摄影展在王府井大街开幕。2009年总策展首届“北京宛平影像大展”。
长期从事摄影创作研究及相关策展工作。
欢迎有兴趣的师生参加!
数字媒体学院学院
201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