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江南大学依托科教园区积极构建“12345”创新创业人才联动培养模式

发布日期:2009-05-15  来源:党委宣传部  

【教育部门户网5月15日讯】: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大学就业工作的负面影响,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江南大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扣时代脉搏,彰显办学特色,融合地方资源,依托科教园区,形成教育合力,围绕“12345”,即“一条主线、二个抓手、三重保障、四项结合、五类基地”,构建了创新创业人才联动培养模式。
  一条主线
  无锡太湖新城科教产业园(以下简称科教园)与江南大学毗邻,突出“科教研发、孵化应用”主题,是以科教类资源、创新型人才为依托的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区。学校以“弘扬三创精神、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工作理念作为整合资源、统领工作的主线,把科教园这一无锡市“三创”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定为我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平台。
  二个抓手
  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发挥创业导师的引导作用。在与科教园区的合作基础上,通过“选、引、聘、挂”等方式,从校内选拔一批专业教师和就业指导教师;从园区等企业引进一批具有教学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从地方聘请一些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家、政府官员;从校内以挂职的形式选派教师到科教园及创业型企业进行锻炼学习,遴选了一支数量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活力、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主动契合“政产学研结合”创业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师导生创”的引导作用。
  以教育教学改革为抓手,发挥校内外教学的互动作用。以全面提高学生创业素质为先导,不断加强专业与课程建设。学校先后对原有人才培养方案进行2次全面修订;将《创业学》设为全校公选课,并列入教学计划;统编《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教材;形成包括经济管理学等76门课程在内的创新创业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平台;通过“江南大学职前教育网络学堂”中开设的6门创业网络课程。在课程内容安排上,自觉融入园区产业以及区域行业发展急需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体现前瞻性和市场性。加强课堂教学与创业实践基地、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第二课堂教育的互动,形成校内外育人合力。
  三重保障
  管理制度保障。学校成立“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与科教园共同推进创业教育的开展。先后制订《江南大学学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实施纲要》、《江南大学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关于申请入驻“江南大学大学生创业服务中心”的办法》、《关于入园创业企业的财税优惠政策的规定》等7项规章制度。
  经费投入保障。学校主动争取到包括江苏省创业教育示范学校专项建设经费等80万;科教园、江南大学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共同募集500万的大学生创业风险基金;学校每年投入创业教育的经费达30万;主要用于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创业师资培训、创业教育重大活动、创业项目的孵化扶持等。
  配套服务保障。学校与科教园签约共建计算机辅助设计平台、动漫产业技术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等8大创业服务平台;投资1.5亿,在科教园中成立“园中园”,独立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兴建了一站式服务中心,为创业者提供全过程“保姆式”服务。
  四项结合
  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发挥指导作用。各学院积极主动与科教园、园区企业对接,结合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出各具特色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式,如食品生物类的“4 2”创新创业体系、设计艺术类的“五模块四阶段”创业实践模式、电气信息类的“构想-设计-实施-操作”计划、纺织服装类的“2.5 1 0.5”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化学工艺类的具有“金字塔”特征的创新能力个性化培养等6个模式,丰富和深化了联动培养模式的内涵和构架。
  结合理论研究发挥引领作用。科教园作为一个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积聚地,为双方开展科研合作、课题申报、人才培养提供了便利和条件,合作成立了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院”、“中欧中小企业研究中心”等12个研究机构。目前发表论文100多篇,编写教材、专著19部,有力地发挥了引领作用,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阅读(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