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6日,《科学时报·中国生物产业》周刊发表了《测测这些微生物技术专家的H指数》一文,对国内主要的微生物研究专家的论文总引用次数和各自的H指数进行排序。他们通过美国Web of knowledge数据库对总引用次数和H指数进行检索,共有73名该领域的科学家进入本次H指数排行榜。江南大学共有7位教授榜上有名,他们是陈坚、徐岩、堵国成、王正祥、许正宏、诸葛斌、王小元教授,上榜人数排在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和清华大学之后,位居国内研究所和高校第3位。
在该排行榜中,陈坚教授以总引用次数1745次位居全国第10名,H指数为20,与其他专家并列第6位,进入H指数≥20的11名专家的前列;徐岩教授的总引用次数和H指数分别为780次和15、堵国成教授的总引用次数和H指数分别为672次和13,两人均排在10≤H指数<20 的34名专家之列;王正祥、许正宏、诸葛斌、王小元教授的总引用次数和H指数分别为421次和9、380次和9、186次和6、113次和5,四人均排在H指数≤ 10 的28名专家之列。
H指数是由美国物理学家Hirsch于2005年提出的,用于“评价科学家的科研绩效”的一项指标,其特点是关注科学家发表了多少有影响力的论文,H指数越高,则表明他的论文影响力越大。只有研究达到一定质量,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和交流,才能获得一个较高的H指数。相反,如果研究水平不高,无论你发表多少论文,都无法获得一个较高的H指数。
此次我校7位教授进入国内微生物技术专家H指数排行榜,表明我校在微生物及发酵工程领域的研究成果位居国内前列,具有较高的国际水平(附表中的世界一流微生物研究专家美国UC Berkeley大学 JD Keasling 的总引用次数和H指数可作参考)。(生物工程学院)
附: 《测测这些微生物技术专家的H指数》文章中的专家H指数排行榜
姓名
|
所在机构
|
H-index
|
引用次数
|
Keasling Jay D
|
UC Berkeley (USA)
|
37
|
5960 (参照标准)
|
陈国强
|
清华大学
|
33
|
4105
|
许国旺
|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
26
|
2470
|
刘会洲
|
中科院过程所
|
26
|
2221
|
张春霆
|
天津大学
|
26
|
2750
|
钟建江
|
上海交大
|
24
|
1963
|
刘德华
|
清华大学
|
22
|
1710
|
任南琪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2
|
1628
|
吴 琼
|
清华大学
|
21
|
1552
|
赵国屏
|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
|
21
|
2120
|
谭天伟
|
北京化工大学
|
20
|
1495
|
陈 坚
|
江南大学
|
20
|
1745
|
苏志国
|
中科院过程所
|
19
|
1519
|
元英进
|
天津大学
|
19
|
1533
|
魏东芝
|
华东理工大学
|
19
|
1529
|
东秀珠
|
中科院微生物所
|
18
|
903
|
刘双江
|
中科院微生物所
|
17
|
903
|
许 平
|
山东大学
|
17
|
1120
|
张克勤
|
云南大学
|
17
|
1119
|
吴庆余
|
清华大学
|
16
|
1157
|
曲音波
|
山东大学
|
16
|
766
|
喻子牛
|
华中农业大学
|
15
|
1029
|
陈洪章
|
中科院过程所
|
15
|
494
|
邢建民
|
中科院过程所
|
15
|
697
|
徐 岩
|
江南大学
|
15
|
780
|
邓子新
|
上海交大
|
15
|
926
|
邢新会
|
清华大学
|
14
|
531
|
马延和
|
中科院微生物所
|
14
|
750
|
赵宗保
|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
14
|
604
|
王爱杰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14
|
411
|
赵学明
|
天津大学
|
14
|
663
|
陈 强
|
南开大学
|
14
|
576
|
赵立平
|
上海交大
|
14
|
616
|
堵国成
|
江南大学
|
13
|
672
|
张嗣良
|
华东理工大学
|
13
|
618
|
徐志南
|
浙江大学
|
13
|
547
|
谭华荣
|
中科院微生物所
|
12
|
555
|
刘海燕
|
中国科技大学
|
12
|
591
|
罗永章
|
清华大学
|
11
|
333
|
王 磊
|
南开大学
|
11
|
558
|
田 兵
|
浙江大学
|
11
|
325
|
李越中
|
山东大学
|
10
|
291
|
沈 萍
|
武汉大学
|
10
|
423
|
白凤武
|
大连理工大学
|
10
|
386
|
黄 和
|
南京工业大学
|
10
|
325
|
姜卫红
|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
|
10
|
413
|
李 寅
|
中科院微生物所
|
9
|
255
|
金 城
|
中科院微生物所
|
9
|
231
|
王正祥
|
江南大学
|
9
|
421
|
许正宏
|
江南大学
|
9
|
380
|
林 影
|
华南理工大学
|
9
|
409
|
王小宁
|
华南理工大学
|
9
|
353
|
冯 雁
|
上海交大(含吉林大学)
|
9
|
282
|
于慧敏
|
清华大学
|
8
|
201
|
向 华
|
中科院微生物所
|
8
|
204
|
张立新
|
中科院微生物所
|
8
|
195
|
杨克迁
|
中科院微生物所
|
8
|
223
|
祁庆生
|
山东大学
|
8
|
273
|
周宁一
|
中科院武汉病毒所
|
8
|
164
|
赵广荣
|
天津大学
|
8
|
267
|
杨 晟
|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
|
8
|
159
|
杨立荣
|
浙江大学
|
8
|
171
|
丛 威
|
中科院过程所
|
7
|
175
|
乔明强
|
南开大学
|
7
|
157
|
万印华
|
中科院过程所
|
6
|
131
|
诸葛斌
|
江南大学
|
6
|
186
|
宋存江
|
南开大学
|
6
|
121
|
林章凛
|
清华大学
|
5
|
112
|
王小元
|
江南大学
|
5
|
113
|
马隆龙
|
中科院广州能源所
|
5
|
139
|
李元广
|
华东理工大学
|
5
|
80
|
应汉杰
|
南京工业大学
|
5
|
136
|
杨 琛
|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
|
5
|
155
|
徐 虹
|
南京工业大学
|
4
|
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