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至28日,2013年全国针织技术交流会在厦门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指导,中国纺织工程学会针织专业委员会主办、江南大学承办,以“技术创新引领针织未来”为主题,旨在通过广泛的技术信息交流,围绕针织技术领域的热点、难点进行探讨,构建国内一流的针织交流技术平台。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定期举办以来,该会议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力日益提高。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勇,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助理、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杨世滨,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祝宪民,江南大学副校长高卫东,中国纺织工程学会针织专业委员会主任蒋高明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行业协会、产业集群地、全国针织机械生产企业,针织纱线企业,经编、纬编、毛衫企业,以及20多所纺织高校、科研院所的代表共计510余人出席会议。
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勇指出,针织产品近几年使用范围广、发展速度快,特别在产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针织行业在我国纺织服装领域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针织行业的纤维加工量已经超过梭织,针织产品使用的范围几乎涉猎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但是,纺织行业乃至针织行业普遍感到订单有但利润低,这预示着产业结构调整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企业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更加渴求。希望通过召开此次技术交流会,对企业技术进步、对行业调整结构起到促进作用。
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杨世滨指出,目前针织行业已处在新的历史转折点上,在技术层面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以数字化装备为代表的新一代针织机械的成熟与应用,为生产效率提高提供了可能;二是高性能、差别化纤维的研发与应用为代表的原料变革,为产品开发提供了更多选择;三是多功能、个性化用途为特点的后整理技术为面料提供了更强大生命力;四是以两化融合为特征的企业管理为管理模式提供了一种更好的办法;五是以电子商务为特征的网络销售模式深刻改变着行业的运营模式。这五个方面都是以技术为基础、以推广应用为目的,如何应用这些技术为行业发展服务,值得针织企业给与关注和重视。
知名专家、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副会长林光兴,中国纺织工程学会针织专业委员会主任、江南大学教授蒋高明,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教授级高工施楣梧,分别针对针织技术的10个课题,国内外针织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兼具视觉遮蔽、反射红外线和单向导湿功能针织物的开发进行了深入、清晰的剖析。
17位来自纺织高校、针织机械企业、纺织企业的代表就各自领域的技术热点与大家进行了交流,围绕当前行业和针织技术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群策群力,为进一步推动我国针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的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纺织服装学院)
2013年全国针织技术交流会现场
交流会现场座无虚席
参会代表认真听取主题报告
行业协会代表出席会议并致辞
江南大学高卫东副校长和经编技术教育部工程中心蒋高明主任出席会议并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