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7月13日  星期日

媒体江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江南 >> 正文

重回60年前,听钱穆“讲”文学

发布日期:2016-05-13 来源:中国江西网 
资料来源 中国江西网

叶龙60年前的笔记本,图为《中国文学的起源》一章

钱穆写给叶龙的信

【中国江西网5月13日】国学大师钱穆一生著述80余部,1700万言,却没有留下一部关于中国文学史的专著。日前,一部《中国文学史》正式面世,扭转了人们的固有看法。《中国文学史》原是钱穆的讲课笔记,由钱穆的学生叶龙记录整理完成,尘封60载后才获出版。随着这部书的面世,尽显一代国学大师的文化操守,而其对文学极具个性的论述,更引发当今学者的反思。
尘封60年,钱穆唯一讲稿面世
叶龙今年89岁了,他依然清楚记得60年前听钱穆讲课的情景。“直至今日,我国还未有一册理想的《中国文学史》出现,一切尚待吾人之寻求与创造。”这是1955年9月初,钱穆在香港新亚书院简陋的教室里,开讲一门新课程《中国文学史》。钱穆是无锡人,说无锡官话,粤港一带学生听得懵懂,27岁的绍兴青年叶龙理解起来却毫无困难,他刷刷记下钱穆开讲的第一句话。正是出于对钱穆的仰慕,叶龙一心要考钱穆创办的新亚书院。1953年如愿入学,从此成为讲台下最忠实的记录者。
60年后,耄耋之年的叶龙翻出自己当年在新亚书院的听课笔记:中国经济史、中国社会经济史、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化史、中国通史、秦汉史……心中跳出一个念头:趁还有气力,把这些因乱世流离未能出版的珍贵讲稿整理出来。第一本是《中国经济史》。2014年5月,他开始整理《中国文学史》讲稿,一边整理一边在报上连载,尘封60年之久的钱穆版文学史,立刻引起学界关注。今年,该书正式出版。
叶龙说:“《中国文学史》是钱穆于香港新亚书院公开授课的讲稿,分为两个阶段,一部分是1955年秋至1956年夏,一部分是1958年至1959年。当时由于种种原因,加之钱穆担任新亚书院院长时校务冗忙,讲稿并未能整理成书。”
这些讲义笔记跟随叶龙整整60年。他“在香港搬了十几次家,这些笔记本最不舍得丢”。
钱穆对各个时代的名人名作如数家珍,并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和其他《文学史》更注重严谨不同,钱穆评价名家可谓活灵活现。他说:“孔子之伟大,正如一间百货公司,货真而价实。”他点评历代文人,说陶渊明性格如虎,其诗更为可爱。王维是居士,杜甫是读书人,李白则是喜欢讲神仙、武侠的江湖术士。不仅如此,钱穆把“知人论世”作为评价中国文学史的重要标准,认为作者为人的价值比作品更重要。如“李杜”齐名,钱穆认为杜甫为高,因为杜甫的精神人格与时代打成一片,与历史发生了大关系。
《论语》文学价值极高,孔子不板面孔
钱穆的文学观范围较广,《尚书》《春秋》《论语》,他皆看作文学。他认为《论语》“文学价值极高”,谈及“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一章,他说:“孔子这段话充满着诗情画意。前三句均是在描写一‘穷’字,实含有画意;最后两句实含有诗意,这是诗人的胸襟,这叫吐属……如‘浮云’两字,不论何处人均可会意,实有其意境,人人可明白,故孔子说:‘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这段文字可以说是无韵的散文诗。”
《论语》中还有一句,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钱穆点评,此句人人可懂,如同眼前活现此景,还能以此类推,举一反三。后人借用此题材作诗画,推衍出“岁寒三友”等说法。因此,钱穆觉得,孔子并非是严肃板着面孔只讲道义,亦非讲哲学,而是针对人生、生活,有情趣意境。
评价建安文学是“文学觉醒之时代”
文学史各阶段中,钱穆对建安文学极为激赏。他对曹操评价很高,《短歌行》之“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他认为是一首平民诗,轻松而又亲切,并认为,“后来的诸葛亮,羽扇纶巾,指挥三军,他作的《出师表》,亦如与朋友话家常,学的是曹操。”钱穆特别推崇曹操的《述志令》,表示:“落花水面皆文章,拈来皆是的文学境界,要到曹操以后才有,故建安文学亲切而有味。”
而曹丕《典论·论文》中的观念,“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甚合钱穆思想,他说,建安时代是文学觉醒之时代,曹丕是中国文学史上讲文学之价值和技巧的第一人,“因文章之好坏,其关键在气”。
称杜甫诗为史诗,反映当时整个时代
唐代诗人中,李白、杜甫齐名,但钱穆更偏爱后者,他形容杜甫“如一片枯叶,任由狂风吹飘。他是在大时代中无足轻重的一粒沙、一片叶,但杜诗变成了史诗,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整个的时代。”他说,李白是仙风道骨,老庄风度;杜甫则布帛粟菽,有儒家精神。
历史上,长安两度陷落,并遭受焚毁与劫掠,使杜甫极为痛心,他曾在多首诗中提及:“西京安稳未,不见一人来。”“乱离知又甚,消息苦难真。”“隋氏留宫室,焚烧何太频。”钱穆认为,在兵荒马乱、人民痛苦煎熬的日子里,杜甫忧心如焚,直到长安收复,写成排律《伤春五首》,其实都是关心国家前途、民生疾苦的政治诗。
《水浒传》是粗线条,《红楼梦》是闭门写作
讲至明清章回小说,钱穆对于《水浒传》尤其中意,他说,《水浒传》是粗线条作风,是活的文学,即是由绘声绘色的演说笔记整理而成。一举一动均可演讲。因此钱穆认为,京剧中不少唱段都采自《水浒传》中的材料。
讲到清代,钱穆觉得“够得上第一流的作品”便是《红楼梦》。他说,相较《水浒传》的活生生描写,《红楼梦》却是闭门写作的,描写十分细腻,但并不是活的演说笔记,“虽然描写得活灵活现,但不易用演讲加演唱来表达,是规规矩矩的,属于西洋文学派头”。
钱穆认为,王国维起初曾研究心理学,后用西方叔本华的思想来研究《红楼梦》,“这方法是开天辟地的”。按王国维的说法,《红楼梦》含有浓厚哲学意味,“这些荣华富贵如梦的思想人人皆知,即叔本华的悲观思想,王国维将中西文化配合起来讲了,很难得”。
延伸阅读
•《六祖坛经》,佛教禅宗典籍。亦称《坛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禅宗六祖惠能说,弟子法海集录。
•《近思录》是依朱熹、吕祖谦二人的理学思想体系编排的,从宇宙生成的世界本体到孔颜乐处的圣人气象,循着格物穷理,存养而意诚,正心而迁善,修身而复礼,齐家而正伦理,以至治国平天下及古圣王的礼法制度,然后批异端而明圣贤道统。全面阐述了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故此书实可谓囊括了北宋五子及朱吕一派学术的主体。
•《传习录》,儒家的重要著作之一,为明代大儒王守仁的讲学语录,由王守仁的学生徐爱、薛侃和钱德洪等收录编辑而成。《传习录》被认为是王守仁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传习录》共有三卷分(上、中、下)。上卷收录王守仁讲学的语录,中卷收录王守仁的七封信件,下卷收录王的部分语录和《朱子晚年定论》。
人物介绍
钱穆,江苏无锡人,吴越国太祖武肃王钱镠之后。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晚号素书老人、七房桥人,斋号素书堂、素书楼。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教育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历任燕京、北京、清华、华西、四川、齐鲁、西南联大等大学教授,也曾任无锡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
1978年,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设立“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请钱穆作了系列讲座。在讲演中钱穆指出有七部书是“中国人所人人必读的书”:《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六祖坛经》《近思录》《传习录》。

本文章来源于:中国江西网http://www.jxnews.com.cn/
原文链接:http://epaper.jxnews.com.cn/jxrb/html/2016-05/13/content_355160.htm
阅读(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