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4月22日】 21日下午,无锡江南大学近500名学子与当代著名作家、学者余光中先生进行了一场以文学和江南为主题的对话。虽已88岁高龄,余光中老人仍思幽默机智、妙语连珠,还现场朗诵经典之作《乡愁》、吟诵北宋诗人苏轼的《念奴娇》,现场掌声不断。
据了解,这是余老第六次来到无锡,也是自2010年被聘为江南大学客座教授后第三次走进江南大学。现场同学们也纷纷表示,被余老师的诗歌情怀和诗意人生感动了,“余老师说他的信仰是美,从一个88岁的老人口中听到这句话觉得很感动,这是多么纯粹的人生状态啊。希望自己88岁的时候也还能以美为信仰”。
【余光中的妙语连珠】
问:您认为您的职业是学者还是诗人?
余光中:我1/3时间是学者,2/3时间用来创作。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不是纯学者也不是纯诗人,所以学术界没有按学者的要求约束我、诗歌界也没有按诗人的规定限制我,让我能在自由的状态下创作研究、有所成绩。
问:您认为创作主要靠天份还是勤奋?
余光中:创作是百分之十的神来之笔,百分之九十的汗如雨下。灵感并非偶然,要有平时的积累灵感才会来拜访你,灵感是来找勤快的人。不努力不知道你的矿产中有多少纯金。要学会抓住灵感变成真正的作品。
问:您怎么看您跟诗歌的关系?
余光中:写诗就像咳嗽,既然不能不咳,那就索性咳成音乐。
问:您的信仰是什么?佛教还是基督教还是什么?
余光中:我的信仰是美。(语气坚定而自信)
问:您怎么看大海?(这个问题是什么鬼,余老师却回答出了花儿)
余光中:在香港的十一年,我都住在海边,我得大海是很神秘的,海浪一浪浪打过去,就像一页页翻过去的书,但是你却读不懂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