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1月20日】 昨日,不少人的朋友圈里出现了一份江南大学的“通知”,“通知”里提到,江南大学实施“同桌制度”,为每位在校学生匹配一名其他院系的同学做“同桌”。当然,经过仔细辨认,这只是江大“熊孩子”为校园社交做的活动,却勾起了不少高校学生乃至已工作人士的“同桌记忆”。
一份“通知”勾起的“同桌记忆”
这份在朋友圈里广泛流传的“通知”提到:江南大学为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促进不同专业间的了解,将实施同桌制度,为每位同学匹配一名其他院系同学做同桌。做同桌的两人必须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可以是一起打场球,可以是一起上自习,也可以是一起看场电影,又或者是彼此体验对方的专业一天等。“通知”一出,引起了不少人的好奇,有人为此举点赞,认为“大学氛围还挺活泼”,也有人提出质疑,认为“这不是官方在推广联谊吗”。
这是江南大学将要实施的“同桌制度”吗?这张“通知”落款处虽然有着若隐若现的“教务处”红色印章,但仔细查看落款是“江南竹马教务处”,显然不是江大的官方通知。不过,这份“通知”勾起了不少人的“同桌记忆”。“大学里一下课就各顾各了,还挺怀念初、高中时的同桌的。”已从江大毕业的小王开玩笑说,如果真有这样的制度,自己倒乐意再回高校找找“同桌”。“现在的孩子估计是没办法体会我们当年的同桌情了,那时候我就渴望有个学霸同桌,能近水楼台先得月嘛。”孩子已上小学的李女士则感叹,现在不少小学都没有两人位,学生都是独座,少了不少“同桌文化”。
校园社交,600多人求“同桌”
昨日,记者试着联系了“通知”上所留下的QQ号。加上QQ后,对方发来一个链接,点击就进入了“你好同桌”的平台,在这个平台里,需要填写真实的姓名和学号,经后台审核才能通过。记者胡乱输入一个学号,被拒绝了申请。不过,在其照片库里倒是有着关于这个活动的蛛丝马迹。从空间里的报名情况截图,以及外校学生“求进入”的聊天截图来看,有不少学生愿意加入这个平台。
“估计这两天大家都考完试了,一下子火爆起来,来申请配同桌的特别多。”记者辗转联系上了这一活动的运营者、食品学院大三的“萌妹子”小邓,她介绍起“配同桌”的流程,平台为参与者规定了见面任务。比如自习、晨跑、看一场电影等等,然后后台根据专业、性别做基础匹配生成“同桌”,剩下的就是他们各自的线下沟通了。为学生“配同桌”的活动是从上月中旬发起的,这两天期末考试基本结束了,申请“配同桌”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目前已有600多人加入,有200多人已成功匹配到“同桌”。
“还能不能好好的有个同桌?”
小邓说,现在大学生的生活圈子很窄,有了网络后,“宅男”“宅女”更多了。她参与的“竹马社团”就是想通过各种活动来拓展大学生的社交圈子,锻炼社交能力。她坦言,“你好同桌”平台是由北京的一个团队开发的,竹马社团只是项目的校园运营者,在江大推行“配同桌”的模式,也是希望大学生能走出寝室、走出网聊,有更开放自由的机会去认识不同院系、不同社团、不同寝室的新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