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媒体江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江南 >> 正文

把实验室危险扼杀在萌芽里

发布日期:2015-12-30 来源:无锡日报 图/文:王怡荻 
资料来源 无锡日报
【无锡日报12月30日】不久前,清华大学化学实验室发生爆炸,造成一名博士后不幸遇难的新闻,再次引起了人们对校园实验室安全的关注。江南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王世强老师告诉记者,近日江大下发通知要求加强对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检查工作。实验室安全管理一直是江大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虽然近年来学校还没有发生过一起责任事故,但也发生过一些“小意外”,都是由于人为操作不当引起的。“小洞不补,大洞吃苦。”“清华大学化学实验室的这次爆炸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学生“小意外”防不胜防,走个路也能把试剂晃出来
“学生实验结束了,要把试剂残液倒到指定收集点,就在一个教室里走这么几步路,都有学生晃着晃着,就不小心把残液溅到眼睛里,幸好在场老师及时处置,才没有酿成事故。”江南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夏学龙告诉记者,像这样的由于学生马虎而发生的意外,往往让老师也意想不到。每学年,仅在化工学院实验室进行学习的江大学生就有3000余人,这让老师感到监管压力很大。
在江南大学,承担化学实验教学工作任务最重的就是化工学院。在化工学院,实验室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教学实验室,主要面向学校本科生,承担日常教学工作。另一类是科研实验室,主要面向研究生,而安全问题最突出的就是这类科研实验室。“在教学实验室开展的实验活动,课程内容相对固定,化学药品等都是由实验室老师事先准备好的,上课实行双指导老师制,有两位老师在场,不易发生危险。但在科研实验室,管理就更有难度了。”夏学龙说,研究生阶段学生需要独立开展科研活动,虽然按照管理要求,学生不得独自一人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导师也会随时到实验室巡视检查,但是导师毕竟不可能随时守在学生身边,学生一个小小的操作不当都可能带来严重后果,这就给管理带来了难度。
■科研实验室实行导师负责制,为“堵漏”各出实招
“多数实验室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操作不当引起的。”王世强老师说,为了把隐患扼杀在萌芽里,学校也出台了一系列管理措施。四年前江大就启动了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大学新生在进入实验室前,都要先通过相关安全考试,考试合格后才能进入实验室学习。在化工学院,夏学龙副院长还组织教师针对学生常犯的错误,出了专业性试题,汇入学校题库,学校题库目前有试题1900余道,提高了准入考试的难度。
对安全的把关必须落实到人,在学校实验室出了安全事故,谁负责?在江大每个实验室都有安全责任人,此外,科研实验室实行导师负责制,学校每年都会让导师签署一份安全责任书,对实验室的安全责任进行认领,一旦学校在巡查中,发现有学生操作行为不规范的,就会在全校范围内进行通报批评,责令实验室负责人整改。采访中了解到,化工学院的导师们为了“堵漏”,也是各出实招。有次检查中,学校发现某教师的学生有个别存在操作不规范行为的,该教师知道后,立即喊停了20多个研究生的实验活动,集中开展安全教育。在化工光聚合技术实验室门口,安装有刷卡门禁系统,化工学院的一些实验室还安装有视频监控等,这些都是导师自己向学院提出要求安装的,老师们都紧绷着安全生产这根弦。
■积累经验完善管理,危险性实验用视频教学
采访中不少师生表示,虽然清华发生的安全事故让大家都感到痛心,但是开展科学研究离不开实验活动,也不能因噎废食。不过事件的发生也让学生提高了警惕,化工学院研究生曹元龙说:“清华事件发生后,老师也及时提醒我们要注意安全。晚上同学离开实验室前,也都会相互提醒要把大功率实验设备的电源断掉。”江大王世强老师介绍,学校也建立了跟踪管理机制。“有次学生拆卸实验装置时,不当心把试瓶打翻到身上,药水把衣服腐蚀了,我们就意识到原有实验服可能防护程度不够,后来专门为学生定制了用独特织法面料做的实验服,提高防护效果。”王世强老师说学校也在经验积累中逐步完善管理方法。
其实,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开始接触实验了。金星中学副校长程俊明告诉记者,在该校物理、化学、生物学科都有专门的实验室管理员和学科老师一起负责学生的实验安全,市县区教育局也会不定期对学校的安全管理进行抽查。“总体来说,初中的化学实验危险性不大,有的时候也会有少数学生因为马虎,把盐酸倒到桌子上,或碰翻酒精灯的情况。”金星中学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化学老师王亮告诉记者,十多年前根据教学大纲,学校还会用容易自燃的白磷来演示“燃烧的条件”实验,但是现在,这些略带危险的实验,都根据国家有关要求,通过播放视频来代替了。学校也不再存放这类化学药品。学校主要是要做好防范措施,例如在学生使用酒精灯时,为他们准备好湿抹布等,并通过加强实验前的安全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本文章来源于:无锡日报http://epaper.wxrb.com/paper/wxrb/html/2015-12/30/node_2.htm
原文链接:http://epaper.wxrb.com/paper/wxrb/html/2015-12/30/content_535014.htm
阅读( (编辑:多婧)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