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9月17日】无尘化教学、智慧新型讲台、可移动桌椅,是不是听起来“高大上”呢?这就是江南大学刚刚开放使用的智慧教室。在这样的教室里上课,不仅能提高师生教学与听讲的满意度,还能方便教学监督。去年,江南大学申请了中央专项资金支持,启动了智慧教室项目建设,目前已建成了234间智慧教室。智慧教室到底有何神奇之处,9月15日记者一探究竟。
江大有了 8 间探究型教室
据介绍,智慧教室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传统意义上的多媒体教室,即在原本多媒体教学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网络集中控制管理功能,管理人员能够对教学设备进行远程控制,方便老师进行教学工作。同时在教室安装2个高清摄像机位,通过录播系统对授课过程实时录制,也可用于教学督导。
第二类是新型讲授型教室,在第一类教室的基础上,取消了黑板,采用互动电子板和短焦投影方式,并配套互动教学软件,老师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标注和推演,实现无尘化教学。第三类是探究型教室,在前两类教室的基础上,采用可移动的桌椅,允许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由组成讨论小组,开展探究型教学。
截至目前,江南大学完成了第一教学楼199间教室的全部建设,其中169间一类教室,22间二类教室,8间三类教室; 在二教目前也建成了35间第一类教室。
老师讲课更加轻松舒适
江南大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教学设施科的俞科长介绍,这次教室所用的电子白板来自全球最大最先进交互式白板制造商之一——加拿大斯玛特技术公司。其具有稳定性强、可靠易用、技术成熟、灵敏度高、偏差小等优点。之所以没有选择国内的一些品牌,也是由于老师在使用过程中,书写与投影上显示出的文字可能会有不吻合的情况出现。自从有了交互式电子白板,老师们终于不用对着之前无法及时在上面添加标记的幕布着急了。
智慧新型讲台也是此次智慧教室建设中的一大亮点。记者见到,上课前老师按动讲桌上的“上课”按钮,电脑开、投影开,所有的设备全部启动好,下课时再按动“下课”按钮,所有的设备又依次关闭。不久的将来还会更加简化老师启动、关闭设备的过程,只需刷卡就能控制,更省时省力。
以前,老师随身携带的包与教学用书会占用讲桌很大的面积,而现在,覆盖在显示器上的桌面被拉开后,携带的物品就都可以放在悬空的桌面上,讲桌就变得更加整洁。“藏在桌面下的显示屏也是可以拉出来调节高度的。”俞科长说,这样就解决了由于老师身高不同而带来的看显示屏可能吃力的问题。不仅如此,之前的显示屏表面是一层玻璃,这样会造成反光,而现在显示屏换成了触感式的,老师们站在哪个方向看显示屏都会很清楚。
坐在哪里听课都很清楚
除了有“智慧”,教室里的人性化设计也无处不在。以前,由于教室过大等原因,坐在后排的学生往往听不清老师的讲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所有的智慧教室在讲桌上方和墙面白板下方都固定有吸音很强的话筒,老师无论面对讲台还是白板,声音都会被话筒放大。新式的拾音扩音系统则包含无线话筒、接收机、功放、音箱,用于对教师或多媒体资料音源的收音扩音。自从有了两个话筒,老师终于可以解放拿着话筒或“小蜜蜂”扩音器的手“挥斥方遒”一番。由于话筒采集声音的效果很强,老师也能走下讲台,这样一来,整个教室真正成为了自己的“阵地”。
在探究型教室,记者看到除了前方的显示屏外,这里的后墙和一侧也都装有一台显示屏。原来是为了让学生自由组成讨论小组后,使面向教室各个方向的同学们都能继续看到上课内容。仅仅多了两台显示屏,探究性学习就能更顺畅地进展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