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媒体江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江南 >> 正文

把经费用在“刀刃”上

发布日期:2015-08-28 来源:无锡商报  商报记者/陈菁菁 
资料来源 无锡商报
【无锡商报825日】最近,一张教育部直属高校2014年决算表在网络上引起热议,各高校学生纷纷比较,谁的母校“最有钱”。其中,江南大学位列第44位,年度决算数为25.66亿元,年度收入合计为20.41亿元,年度支出合计为15.10亿元。而盈余方面达到了5.31亿元,在教育部直属高校中位列前茅。

  高校“贫富差距”挺明显

  从表中可以看出,清华、浙大、北大和上交大属于“土豪”级别的高校,四校的年度决算都超百亿。第四名的上交大比第五名的复旦高出30多亿元。而最后一名的中央美院,决算数是清华的一个零头。决算数在30亿元到100亿元之间的高校有30所,他们构成了高校的“中产阶级”。其余的高校和它们比起来,就成了普通的“工薪阶层”。
  在年度收入上,唯有清华和浙大超过百亿,北大和上交大则都超过80亿元,而其他高校大部分在50亿元以下,甚至有过半的高校年度收入都不超过20亿元。在支出方面,清华以115.97亿元遥遥领先其他高校,是唯一过百亿的大学,年度支出超过70亿元的依然只有浙大、北大和上交大,而其他高校在支出上没有一所超过50亿元,大部分在20亿元以下。
  年度盈余方面,浙大高达38.15亿元,中山大学也有13.46亿元,四川大学10.19亿元,另外清华大学,上海交大,武汉大学、吉林大学、江南大学等不多的几所高校都有超过5亿元的盈余,但是大多数高校盈余的都不多,还有部分高校当年度甚至出现亏损情况。
  从区域来看,东部高校整体富过中、西部高校。总的来说,985高校比211高校有钱,前27名都是985高校。但也有少数例外,西南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是211高校中最有钱的,比一些985高校排名靠前。

  高校的收入来源于哪里?

  决算数据以其真实性、完整性,能够反映一所大学的总体经费收支情况。那么高校的收入来源于哪里?记者打开江南大学网站主页,搜索关键词“信息公开”,点击进去,今年以及过往几年的年度预决算情况赫然在目,收入科目、支出项目,上年结转多少,结转下年多少,每笔账单都清清楚楚。
  查阅了江大公开的收支决算表后,发现财政拨款收入占总收入的53.67%,事业收入占35.84%,这两部分是高校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其中,事业收入指高校开展教学、科研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包括学费、住宿费、考试考务费等。
  据了解,江大2014年总收入20.41亿元,比2013年增加了26.59%。增加的部分包括国家奖助学金补助人数和补助标准的提高,2014年秋季入学的研究生实行全面收费以及2014年江苏省结构性调整全日制本科生学费等,这些变化导致了当年财政拨款收入和教育事业收入的较大幅度增长。

  要把经费用在“刀刃”上

  建设一所高水平大学离不开活跃的环境和充足的经费。如何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是每一所大学所要思考的。记者对比了各大高校年度收入与年度支出情况,江南大学在2014年盈余5.31亿元,在教育部直属高校中位列前茅。
  可以从支出决算表中看到,按照支出功能科目划分,教育支出是江大2014年度支出的大头,占总支出的95.23%,包括投入到每个学生身上的高等教育支出以及来华留学教育支出、教师进修培训支出等。
  此外,江大还将大量的经费投入到教学科研中,鼓励在校大学生学习之余,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对大学生、科研团队进行经费援助,并且对优秀作品进行奖励。学校内设置的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粮食发酵工艺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一直紧跟国际潮流,引进先进的设备,为学生和教师们提供最优的实验环境。
  在一所大学里,必不可少的是学生,而学生离不开来自学校的后勤保障。据了解,江大将一食堂、四食堂翻新修建,给学生带来“高大上”餐饮享受的同时丰富菜品,满足来自不同地方学生的口味。在12个宿舍园区中,除了李园、桃园为六人间宿舍,其余宿舍为四人间,并配有独立卫浴。为了方便大学生的生活,每个园区都配有独立的洗衣机房,确保宿舍生活的简单便捷。图书馆作为江大最标志性的建筑物,学校大力投入翻新修建,为学生们提供了良好的读书环境。“学校将继续为每个江南人提供更优质贴心的服务,每一笔钱都花的清清楚楚。”校方表示。

本文来源:无锡商报http://epaper.wxrb.com/ 
原文链接:http://epaper.wxrb.com/paper/wxsb/html/2015-08/25/content_508866.htm 

阅读(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