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商报5月28日】王大濛简历: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77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2000年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名家班。出版专著《文人壶》、《镌刻》、《蒲草》等,其中国画与壶刻艺术以及菖蒲文化的研究,在业内颇具影响,人送雅号江南“草圣”。
这是一个特殊的展览,第一次将一种“草”请进美术馆,这种特别的草寄托了从屈原到苏东坡到陈洪绶从古至今历代文人的精神寄托,被誉为“天下第一雅”。这棵外表柔弱内心高洁的草“忍寒苦,安淡泊,伍清泉,侣白石”,成为高雅清廉洁身自好的象征。5月31日,是古人认定的这棵人格化的小草的生日,无锡苏珈美术馆特意为它举行一个别样的展览纪念它,它的名字叫“蒲草”,他的知音叫“王大濛”。
人物对话
一石古味得清愿
自古文人对兰花香气情有独钟,菖蒲也有人称它作“香蒲”,你觉得菖蒲之香应该怎样被形容?
大濛:中国人对“香”的要求是文雅的,也是有深度的。沉香、兰香、蒲香,三香合一就是中国文化对“香”的选择。菖蒲的香气是带着生拙的味道,醒透深沉,她不是表面的“香”。所谓“生拙”,好象表面上是不太漂亮的香,也就是很内在。
兰花有汪字、宋梅等品种,那菖蒲都有哪些品种分类?
大濛:菖蒲属天南星科,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明代《遵生八笺》把菖蒲分为六种:金钱,牛顶,台蒲,剑脊,虎须,香苗。《花镜》中也将菖蒲分为六种:金钱,牛顶,虎须,剑脊,香苗,台蒲,凡盆种作清供者多用金钱、虎须,香苗三种。
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为菖蒲取名也是诗化了的。如斑叶类的取名,白斑类:正宗,白泷,天河,雪山,胧,残雪,昼夜等。黄斑类:虎卷,金鸡,山吹,黑龙。青叶类:橹养老,蝉小川,剑脊,长生殿,有栖川,燕尾,诗仙堂,蒲葵道等。共有32种,如今仅存世十余种。目前在我国蒲人中流传种植的品种有淀之雪,天鹅绒,黄金石菖,极姬等。日本诸多品种是否我国传入的不得而知,也无从考证。但是,他们的兰花名品大多由我国引进。有些珍贵的品种我们倒失传了。
植蒲多年,对蒲草与蒲草盆的搭配,有什么心得体会?
大濛:若说到紫砂制器,首选的是紫砂壶,然后是紫砂盆,紫砂性格属“古雅”,与瓷盆相比性格各异。紫砂盆的沉稳高古非瓷盆可比拟。因此,紫砂盆植蒲也属首选。近年来,我依据手边的旧物,按照蒲草的长势外形改造成搭配和谐的蒲草盆。比如“石瓢”菖蒲盆是利用练手指功夫的“抓籽石”改制而成。切平顶端,凿三足,中部挖空,雕出水口。铭:清贞二字。植虎须蒲,细密团团与三角型相和谐。或于无锡嵩山边捡得一石,得嵩山意,构思章法,植小金钱蒲于右上之角,题“可得清愿”铭并拓一纸,以之延伸。
蒲草配得合适的蒲草盆,放在什么环境下最得其意呢?
大濛:将菖蒲摆放在端石上别有一番古味。以前找到一块麻子坑大砚料,石面有一“眼”,近一公分直径,这在石“眼”中不多见,碧绿温润。曾经想请高手加工成砚,无缘。幸亏这件“麻子坑”砚料没有落入俗手,砚料的自然残缺边形反而增添了许多变化,如果是古人雕制会利用祥云之类抽象的线形将局部的残缺与砚底、面连接起来,气脉相贯通。何谓“古雅”,以我之见,“古”是一种沉静之气,而非过时与守旧。古句云: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无疑这就是类似永恒的美。说到永恒,菖蒲让我们在众多的植物中感受到了永恒,它与岩石为伍,与岩石同寿。将它移植到书房、茶室也就是要品味这种永恒的美。
这些承载文人寄托的蒲草,有没有想过怎样呈现给大众?
大濛:5月31日至6月10日,将在无锡运河公园内苏珈美术馆展出我的菖蒲,以及书法和绘画作品,目前正在积极准备中,届时欢迎大家前去交流。
“苏珈”是一座很现代的美术馆,热心公益,不收门票,为无锡市民提供了一个高雅的文化场所,场馆设施非常好,跟传统的菖蒲艺术结合起来一点都不冲突,反而相得益彰。所以说现代人种菖养蒲不仅得天时地利,而且预示着文人精神的复兴。
展讯:
展览主题:大濛菖蒲艺术展
展览时间:2015年5月31日-6月10日
展览开幕时间:2015年5月31日上午10时
展览地址:无锡苏珈美术馆(运河公园c区5号楼)
本文来源:无锡商报http://epaper.wxrb.com/
原文链接:http://epaper.wxrb.com/paper/wxsb/html/2015-05/28/content_4894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