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媒体江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江南 >> 正文

创时代,看“新芽”如何长成“大树”

发布日期:2015-05-13 来源:无锡日报   
资料来源 无锡日报

【无锡日报5月13日】三个毕业于江南大学的无锡人,在外闯荡十几年后,选择一起回到了无锡,在新区微纳园创办一家科技企业“安特源”,第一年实现销售200多万元,第二年3500多万,去年达到6500万元,预计今年销售将超过1亿元。三年间,每年销售实现翻番增长,场地扩容换了三处。目前企业正在股改,预计年底将登陆“新三板”。
  一家新生企业如何能在三年间达到这样的骄人业绩?面对记者的追问,无锡安特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蒋永军表示,快速持续增长的密码图谱很复杂,包括靠谱的创业团队、前瞻的产品布局、拿捏到位的技术领先点以及稳健的扩张步伐,不过最关键的一条是要时刻提醒自己:对一家从零开始的企业而言,要尊重市场,“活着”最重要。
  “复合型”创业团队“不偏食”
  几次日常的碰头会后,在芬兰通力电梯公司担任高管的许若鹏,在上海做销售高管的蒋永军,在美国一家很牛的半导体公司担任亚太区市场总监的芮胜骏,这三个当年江南大学的同学,决定把2012年定义为他们的创业元年,地点则选在了曾让他们青春飞扬的无锡,拉上了在外打拼时的合作伙伴、浙江大学电子电力专业的高手做研发总监,带上他们多年的积蓄开始创业。
  “当时都处在接近40岁的边界上,打工已经打到顶,再不开始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就晚了。”“三人行”变身“四大金刚”,“我们的团队很特别、很饱满,四个人的背景都很强,管理、研发、市场、销售,构成了一个复合型的团队,‘不偏食’的综合背景可全面地进行技术、产品定位,规避风险。”蒋永军告诉记者,团队组合很重要,团队成员会根据自己经验、视野不断地碰撞修正完善,这样会减少犯错的几率,降低发展风险。事实上,三年间4个人在决策的时候也有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但最终就是在这种碰撞中得出科学的决策。 下转第5版>>>  上接第1版>>>
  选择的行业是LED照明智能控制与驱动解决方案领域。蒋永军介绍,LED产业是一个典型的绿色制造产业,其产业链环节很多,在前期的市场调研中发现,驱动电源领域投入成本少,而且团队掌握着这方面的关键技术,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于是产品定位瞄准驱动电源。后来的发展事实证明,他们没有盲目地走偏到技术路线、或者纯粹的短期市场路线上,“市场+技术”的决策是企业迅速走向产业化的关键。

  技术适度领先才能“说服”市场
  “如果产品技术领先市场十年,对于初创型企业来说是否适合?”当记者问及产品技术的领先性时,蒋永军反问。他坦言,在创业的时候发现一个问题:很多死掉的初创型企业都过分追求技术领先性,而忽略了产品必须“紧贴市场”这一生存关键要素。“技术过分领先与适度领先之间需要拿捏好,从公司的发展历程来看,领先10%-20%就足够说服市场。”
  顺着这一思路,安特源的产品总是领先市场“一小步”。当市场还没有调光产品的时候,2013年下半年公司在技术上进行研发,时机一到便推出产品,获得市场认可。仅用一年,浙江一个大客户便把约九成的驱动电源业务交给安特源。目前公司的LED 照明驱动器已经实现了从户内小功率到户外中大功率的全系列覆盖。
  领先的技术敲门砖之后更有灵活的服务创新跟进。“我们不仅仅销售产品,更是注重提供创新的增值服务,例如以技术为支撑,参与到客户的产品规划中,这在行业里是极少见的。”蒋永军介绍。“做市场就像谈恋爱,初创企业的资源、人员都有限,我们没有广撒网,而是瞄准行业内排名前20位的企业作为主攻方向,让技术、服务去征服市场。”现在,安特源已经与名单中的六七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供求关系。安特源的市场逐步打开,从2012年底的200万元销售,逐步上升到了3500万,去年在手订单猛增到9000万元,预计今年产品销售将超过1亿元。

  稳健布局迅速切入未来市场
  虽然四个人的家都已经安在了上海,但是除了参加会议、跑客户,他们几乎都选择呆在无锡。“如果说我们这个公司有什么特别,我认为是危机意识更强,每走一步都很谨慎,一边自己拿着鞭子不停地抽自己,一边告诫自己一步踏错满盘皆输。”正是在这样的危机意识之下,安特源的每一步都显得很稳健。
  新的发展规划已然开始,智慧城市、国际市场、战略投资者成为安特源新的“关键词”。去年,公司开始提前布局智能控制系统,希望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有一番作为,“在我们的设想中,一座智慧城市里的路灯可以做安防,可以实现光定位、光监控,甚至路灯的电杆下可以安装充电桩。”与此判断相应,安特源已在泰州进行智能控制路试,在贵州实现隧道灯的智能监控,“这块市场在不远的将来将增长很快,会大幅拉升销量,加速企业产业化的进程。”
  瞄准欧美国际市场,这块市场份额到去年底已占到公司销量的一成。这背后是安特源技术研发、市场调研步伐的加快。不仅在无锡设有研发中心,安特源在美国设立联合研发中心进行技术储备。与此同时,安特源与产业链国际行业先锋开展全面的战略合作,包括美国科锐、德国欧司朗等公司进行联合设计以及新产品推广,进军国际市场。目前,企业正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有了新的市场切入点,是时候把盘子做得更大了,我们的故事也会更加精彩”。

本文来源:无锡日报http://epaper.wxrb.com/ 
原文链接:http://epaper.wxrb.com/paper/wxrb/html/2015-05/13/content_484885.htm 

阅读( (编辑:董小平)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