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媒体江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江南 >> 正文

异时空的思想碰撞与对话

发布日期:2015-04-30 来源:无锡日报 □记者 杨洁丹 
资料来源 无锡日报
【无锡日报429日】汪春劼,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自2011年冬天,开始着手《校长风度》一书的写作。经过两年多的笔耕不辍,他终于完成自己的率性之作,书中反映处在困境中的中国高等教育,也透过无锡籍大学校长们在清末与民国年间所接受的家庭教育、中小学教育来反思当今问题成堆、应试盛行的基础教育。
翻阅书籍,书中除了讲述13位无锡籍大学校长的成长之路,还对当年课程、考试、教学的信息给予了较多的关注。“梳理这些一手材料可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知以前的学校管理,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汪教授说。
思考大学之道
说起为什么会想到研究无锡籍大学校长,汪教授捧着一杯茶向记者娓娓道来。
大学已成为社会的中心结构,大学教育之优劣足以影响乃至决定一个社会的文化与经济的盛衰,以至有学者认为,从一个国家的大学之质与量,就可以判断这个国家的文化素质和经济水平,乃至可以预测这个国家在未来二三十年中的发展潜力与远景。然而,汪教授观察到,大学的生态日益恶劣,大学的社会声誉不断走低。“中国大学不再是‘知识与人格培养的大熔炉’,但即便如此,每年都有五六百万学生从那些‘疾病缠身’的高等学府里走出来,‘带病上岗’。”
大学校长居大学的枢纽地位,校长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中国大学校长群体中,从无锡走出来的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仅中国最著名的北京大学,1949年到现在,11位校长中来自无锡的就有3人,包括周培源、吴树青和许智宏。
因此,汪教授选择了13位无锡籍大学校长作为观照的对象,通过聚集他们人生中的一些里程碑事件,来思考大学之道,思考处于困境中的中国高等教育的未来之路。
异时空的思想碰撞与对话
汪教授称,他的作品不少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选择,但这次的著作却是率性之作。“这次写作最大的兴奋点是研究对象与我的‘近距离’。”虽然这13位校长处于不同时空中,也足以使他恒常感受到校长们曾在的气息。
他所供职的江南大学校园里,钱穆大师的塑像坐落在文学院旁的树林中;理学院大楼被命名为钱伟长楼,奠基时,91岁的钱老亲临现场,两个警卫秘书帮其挥锹铲土;徐悲鸿故居、周培源故居、钱钟韩故居、顾毓琇故居现都保存完好;他也曾踟蹰于钱穆与钱伟长出生地、任教地以及当年蒋南翔、虞兆中小学读书的校园寻找他们的“足迹”……
2011年开始写作,除了实地考察、探访、调查之外,汪春劼的资料来源之一便是图书馆。无锡市图书馆和江南大学图书馆,能查找到的书籍都被他翻阅多遍。他还利用在上海做高级访问学者的机会,到上海市图书馆与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充实资料,补充内容。爱好古籍的人熟知的孔夫子旧书网,汪教授就是它的常客。“不少孤本都是在上面寻得。”同时,他还借助报刊索引数据库,确认资料完整性和权威性。
挖掘不为人知的“边角废料”
汪教授告诉记者,研究、写作对于他来说并非难事,但书籍的出版问题让他颇为费神。“尽管现在项目资助很多,可我的这项‘研究’够不上‘高大上’,曾多次申请学校、省市资金支持,都是失望再失望。”无奈之下,他只得寻求出版市场,给多家出版社投稿,有的石沉大海,有的回复认为作品视角新颖,有可读性,但认为所聚焦的校长“地域性”太强。“当时我真不知道如何是好,曾想要不别出了。”所幸青岛出版社慧眼识珠,不仅不收取出版费,还给他支付稿酬。“尤其让我感激的是,责编对我的劳动很尊重,没有对文字‘大动干戈’,完全保留了我行文的‘原生态’。”
汪春劼告诉记者,经过深入地研究,他丰富了对以前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认知,也加深了对人生困境的思考。“我所关注的13位校长,每一个人在成功的另一面都曾经历了歧路与挫折、沮丧与无奈,但他们并没有消沉,而是历经风雨终见彩虹。”
谈起对自己作品的评价,汪教授称,这是一本通俗性读物,谈不上多少深度研究,写作时他把自己定位于“二道贩子”的角色,期望能通过调整视角,重建现场,修正记忆,还原真相。“我的这本著作挖掘了一些不为人注意的‘边角废料’,从而没有人云亦云,去炒剩饭。”写作时,他也在细节上做文章,多提供翔实的资料,通过个体的命运沉浮,来呈现社会的变迁,人生的曲折,触摸真实的历史,表达对社会关怀。

本文来源:无锡日报http://epaper.wxrb.com/
原文链接:http://epaper.wxrb.com/paper/wxrb/html/2015-04/29/content_480937.htm
阅读( (编辑:董小平)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