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5月4日】创业虽不是一件简单、轻易就能成功的事,但做个有心人,发现闪光的创意,创业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在年轻、有激情,喜欢比拼研发和创新的“创客”们眼中,创意就是创业之路上帮助自己披荆斩棘的宝剑。
从培训中“掘金”定向越野
在许多人眼中,“定向越野”是一种炫酷的户外娱乐活动。作为定向越野的资深玩家,“90后”创客王高灵看准了其中的商机,把这项“寻宝游戏”般的新兴户外运动做成了商业项目。先后夺得江苏省定向越野锦标赛亚军、全国定向越野锦标赛江苏赛区精英组第一名,王高灵深知定向越野的魅力。2011年升入高校,他选择就读会计与审计专业,为今后创业做准备,而他的“第一桶金”全部来自打工兼职的薪水。
单纯做定向越野太“冷门”,王高灵就和朋友商量着把项目拓展到“户外活动”上,起初主要和高校活动组织大学生野外露营,把定向越野作为其中一部分推广;考虑到野外活动容易受天气和季节影响,他们又把景点、博物馆等室内场所与野外定向越野结合。最近,他们又看中了企业员工培训这块市场,将定向越野设计成一项锻炼合作能力的互动活动,掀起一阵“定向越野”热。
江南时报记者 吕晶晶
做本地物联网首个“吃螃蟹”的人
工作区配备3D打印机,墙上的项目进度不是平面图表而是乐高积木,还有几间专门的休闲区可以打台球、跑步、阅读……这里不是Google总部,而是南京工业大学科技园的“螃蟹实验室”。以“螃蟹”命名,是因为这拨25岁上下的青年都愿意“第一个吃螃蟹”。2013年筹备至今,螃蟹实验室初步研发出核心技术CrabIoT(物联网芯片),推出了智能手表、绿色手机、生命信号笔等物联网概念产品。
智能产品都需要通信技术支撑,螃蟹实验室在基站、模块等底层的通信产品上下足了功夫,建立物联网信息传输渠道。公司主力成员张羽介绍,他们将通过物联网将一些物体连入网络,把物体的信号、信息上传并汇总,最终实现智能化的生活。假想一下这样的生活:回家前空调已经将室温调整到舒适的温度,洗澡水也放好了……这种电影中的场景也许并不遥远。
江南时报记者 吕晶晶
“唠嗑”打开电子支付的商机
“以前我们做的是App、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8个月前我们开始帮企业开发支付宝服务窗,方便年轻消费者用支付宝进行线上支付。未来我们团队打算将线上的支付方式,例如微信扫码支付、支付宝支付等进行系统的整理,让商户和消费者在支付环节上更方便。”谈及自己的创业路,江南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大四学生徐林认为,走上这条创业道路是因为自己喜欢“唠嗑”。
“我喜欢和人聊天,出去吃饭就会加些老板的微信,聊天的过程中发现他们经常遇到没带够现金的,或者是遇到想线上支付的年轻人。”徐林介绍,“唠嗑中发现了市场需求,于是就和几个会写代码的朋友组了一个开发支付宝服务窗的项目。”同样的,因为喜欢“唠嗑”,徐林目前拿下了5家企业的订单,“有时候在那些老板的饭馆里一坐就是半天,上了年纪的老板开始很抵触我们的产品,我就跟他们聊生活、聊人生,慢慢熟悉起来了,成为朋友后我再给他们讲支付技术的开发,往往容易成功。”
江南时报记者 童金德
“零门槛”的全民消防利器
1988年出生的夏金秋2010年从南京财经大学毕业后,收到了悉尼大学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临行前,专程去上海与爷爷奶奶道别,没想到,却遇到了震惊中外的“11.15”胶州路大火。“我看到熊熊大火无情地吞噬了整栋大楼,盘旋的直升飞机、鸣叫的消防车无法施救,一位位与我爷爷奶奶年纪相仿的老教师丧身火海,这对我触动很大。”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夏金秋最终决定,放弃出国留学投身消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