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新闻网9月4日】开学了,在无锡各大中小学校园门口摆摊设点的基本都在卖同一样东西,那就是“包书皮”。年年开学,报名、领书、包书皮已经成为了“开学三件事”。记者在微信朋友圈内看到,家有学子的家长们基本上都在忙着给孩子“包书皮”,从早年的挂历纸、牛皮纸包的书皮,如今慢慢转换成了塑料纸等质地的书皮或者塑料贴膜,变化的是书皮的材质,不变的是这样一种情怀和习惯。
昙花一现的书皮生意
20多个卖书皮的摊贩堵满校门
虽然时间仅为上午的7点40分,但在周新路东绛实验学校的门口,已经聚集了二十多个无证摊贩。摊贩们为了抢占有利地形,将钢丝床、桌椅板凳放倒了学校的门口,而来报到的新生和家长们基本上一出校门就会遭到摊贩们的围追堵截。一位捧着厚厚一叠书在摊位前选购包书皮的学校家长介绍,开学孩子一下子从学校领到不少新书,所以自己就近购买包书皮,也就是图一个方便。
除了塑料书皮
还有类似于手机贴膜的包书膜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的市场上,除了塑料的书皮以外,还有一种类似于手机贴膜的包书膜。
这种新式书皮包起来和纸差不多,在包的过程中要注意黏贴。自粘膜中间位置已给书脊留出宽度,要从中间位置把粘膜纸揭下来贴到书面,揭出一截来便粘一截,有点给手机贴膜的感觉。还要注意在贴的过程中不能有气泡。必须用尺子协助刮着,这样才能平整。贴完一遍还不算完,如果不规整或者不美观,您还得返工,需要很耐心、很细心地去完成每一个步骤。
一位新生家长杨女士告诉记者,这个包书膜看上去美观,但着实考验家长和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基本操作跟手机贴膜没有什么区别,里面不能有任何气泡,所有难度相当高,典型的技术活,自己一贴就是一个多小时,花钱不说,而且学生丢弃后,不容易降解,形成污染。
是好习惯还是多此一举
家长们说“开学传统”有点变味
一位新生家长告诉记者,自己小时候也是一直自己包书皮,当时就是收集旧挂历、牛皮纸,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剪裁制作,有时候老师也在劳技课上教我们怎么包书皮,包好之后,再在封面上写上“语文”、“数学”等科目,那个时候,做这个事情的时候就感觉特别的愉快!而且还能培养节约意识,以及废物利用的意识。但现在挂历都不常见了,更不用说牛皮纸了。如果只是在购买塑料书皮或者贴书膜给孩子们包书,那就纯粹是为了包书而包书,既浪费,又会让孩子们过早地纠结于“面子工程”。
江南大学法学院王君柏副教授告诉记者,自己家里也有孩子,每年自己也要帮着给孩子包书皮,自己对孩子的要求就是语文数学和外语三门课包一下就可以了,但是孩子说老师要求都要包,他感觉可能学校中女老师比较多,而女老师都希望书比较整洁,注重细节的完美。其实从教育的层面上来讲,适当的不拘小节还是要鼓励的。他自己是不鼓励包书皮的,课本常年更新改版,也没有太多收藏价值,很多孩子用了一年就丢掉了,把教材保存得过于干净从某一个层度来说并不是有利于孩子心理成长,他还是鼓励孩子们在书上做一些笔记,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古人所说的“读书破万卷”就是这个道理,书一定要多读,那才是对书最大的保护。
学校方面说
不赞成购买现成书皮
一位老师回忆,当年自己上学的那会,包书皮根本就没有现成的,都是用的旧挂历、牛皮纸自己动手包的,既实现了废物利用,减少了浪费和环境污染,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不过现在自己动手包书皮的孩子越来越少了,这对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动手能力和环保意识都是不利的。
记者了解到,其实学校并不赞成学生购买现成包书皮来包书,因为目前市场的包书皮大多数都是塑料书皮,虽然方便而且表皮的图案也非常漂亮,但是却散发着异味,对孩子的健康可能会带来影响,同时塑料书皮作为一次性用品,新学期结束后学生就会丢弃,塑料制品难以被降解,容易污染环境,并不利于环保。目前的塑料制品按照成分的不同又分为食品级和非食品级两种。一般来说,价格低廉的塑料书皮极少采用食品级塑料,而非食品级塑料多含有聚氯乙烯,可能含有塑化剂,遇到高温会释放出有害物质,长期接触,对孩子的健康也不利。家长应尽量选择外包装上有厂名厂址、执行标准的产品。
据《扬子晚报》
本文章来源于:黑龙江新闻网http://epaper.hljnews.cn/
原文链接:http://epaper.hljnews.cn/shb/html/2014-09/04/content_11787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