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媒体江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江南 >> 正文

关爱“小候鸟”,全社会义不容辞

发布日期:2014-08-22 来源:江南晚报 晚报记者 祝建新 巫晓凌/文陈大春/摄 
资料来源 江南晚报
【江南晚报8月11日】在无锡度过一段暑假后,“小候鸟”又将陆续离开父母,“飞”回老家准备开学了。昨天上午,本报联合无锡动物园,邀请了10名外来小朋友,走进无锡动物园,还与动物们进行了友好“互动”。这是继7月30日在新区宝龙广场举行的“小候鸟,我们做朋友吧”公益活动后,“小候鸟”们获得的又一次关爱。
1“小候鸟”开心参观动物园
上午8点半,10名“小候鸟”在父母的陪伴下来到无锡动物园门口。这次动物园之旅中,除了有两名“小候鸟”因年龄太小,需要一名大人陪同外,大多数“小候鸟”必须在无父母陪伴下独立完成参观。孩子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先来到鸟类区。正逢饲养员为大嘴鹈鹕喂食,孩子老远就看到一只只鹈鹕摇摇摆摆走到草地上,张大嘴等待饲养员送来的食物。“看,大嘴鸟。”孩子们兴奋地跑过去,围住一圈盯着鹈鹕叽叽喳喳讨论起来。接着他们来到“鸟语林”开始了第一个互动项目。饲养员把一片片苹果发给孩子们。在饲养员的指导下,孩子们举起苹果片,吸引吸蜜鹦鹉。起初有的孩子怕小鸟会啄人,在饲养员解释后,孩子们不再忧虑,尤其当一只只五颜六色的吸蜜鹦鹉被吸引来,一点一点啄食苹果时,孩子们激动起来(图1)。
下一个互动活动是给节尾狐猴喂食。节尾狐猴看到这些陌生来客并不害怕,当孩子走入狐猴生活区时,几只狐猴特地蹦出来迎接客人。“小候鸟”们都是第一次看到这种外形奇特的猴子,刚开始有的很害怕,不敢接近狐猴。饲养员把一段段香蕉发给孩子们,在饲养员的指导下,孩子们开始给狐猴喂食(图2)。果然,狐猴们非常友好,“小候鸟”们也放下了戒心。看到几只狐猴为了抢食打起来,孩子们都乐了。
在这趟动物之旅中,“小候鸟”见到了火烈鸟、斑马、白虎等,他们在动物幼儿园中看到了小骆驼、小山羊等,还在大象馆内欣赏到小象“茜茜”表演的投篮节目。一路上,“小候鸟”对每种动物都充满了好奇,他们一边请教工作人员,一边讨论,接受了一堂生动的野生动物科普课。
2一次学会长大的旅程
初来之时,父母对孩子独立游玩动物园还有点担心。6岁的陕西小男孩孟泽祎是由妈妈送来的。他说,他将于当晚乘火车回老家。入园之前,这些孩子互不相识,可在进入动物园没几分钟,就玩到了一块儿。动物园大门离动物区有近2公里路,正逢时间不凑巧,大伙没赶上小火车。当工作人员一声口令“我们走”,孩子们没一个反对,一路徒步中,几个“小候鸟”在互相介绍下熟悉了,等到了动物区,大伙已手拉手成为好朋友。
队伍中徐康为和徐康盛兄弟老家在盐城,都穿着橘红色上衣,特别显眼。两兄弟在大伙中个头虽不是最高,却很有大哥哥的范儿,不仅互相照顾,还会照顾其他孩子,每当队伍要去下一程时,两兄弟还会到处招呼其他孩子跟上。动物园的互动项目需要孩子们配合饲养员的指导,“小候鸟”们都很听话,一一按饲养员所说的去做。有的孩子做错了,其他孩子还会上前纠错。一路上,几个男孩子都手拉着手,互相照应,冲在队伍前面,几个女孩子很乖,走在队伍的后面。而两个最小的孩子,虽然走路走得还不利索,但脚步还挺快,没缠着大人抱过一次。
参观结束后,“小候鸟”在门口看到了来接自己的父母。孟泽祎的妈妈说,平时工作忙,还没带孩子来过动物园。妈妈问他动物园之旅如何,孟泽祎开始在妈妈怀里撒娇,说:“开心。”徐康为和徐康盛兄弟俩出了动物园就开始和其他孩子比赛,回忆谁记得的动物多。两兄弟说,一次看不过瘾,下次还要来。
3“小候鸟”这个暑假收获多多
跟无锡小朋友一起玩、吃一次“肯德基”、参观无锡动物园,这是很多外来小朋友的共同心愿。7月30日的新区宝龙广场“小候鸟,我们做朋友”公益活动和昨天的免费参观无锡动物园,实现了这些外来小朋友的心愿,还让他们获得了惊喜和快乐。
别看这些外来小朋友年纪不大,但他们自有“一本账”:
10名“小候鸟”各收到了市慈善总会提供的1个励志包。这个书包里有励志书籍、乒乓球拍、跳绳等文体用品。
新区宝龙商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精心筹备“小候鸟,我们做朋友吧”公益活动,将新区宝龙广场的中心广场作为活动场地,搭建精美的活动舞台,邀请无锡鲨鱼公园儿童科学学习中心的老师进行了精彩的科学实验互动表演,赠送10名“小候鸟”和10名无锡小朋友各一套文具包,请小朋友们免费玩游艺项目。
10名“小候鸟”和10名无锡小朋友享受了无锡肯德基有限公司提供的“专座”,免费享用了爱心套餐。用餐前,20名小朋友都获赠限量版的兔斯基玩偶,玩得不亦乐乎。
在“小候鸟,我们做朋友吧”活动之初,多名外来小朋友显得胆怯和腼腆,其中1名小男孩不敢和无锡小朋友并排坐在前面,还有2名小朋友一时不敢上台接收礼物。不过,没多久,这些外来小朋友就和无锡小朋友玩到了一起,他们在游戏中比赛,手拉手共进午餐,一起玩获赠的玩具。交往一段时间后,“小候鸟”们放得开了,收获了友谊。
当然,昨天免费参观动物园,外来小朋友们也收获多多。
这两次活动,“小候鸟”的爸爸或妈妈,都要求参加。在保证“小候鸟”活动安全的同时,实际上给“小候鸟”增加了与父母一起的亲情时光。多名外来小朋友先后表示,来到无锡后,爸爸妈妈很忙,陪他们的时间不多,要是能多陪他们玩,他们更开心。
4关爱“小候鸟” 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为最受农民工欢迎的城市,无锡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每年暑假都有众多“小候鸟”来到无锡。但是,由于“小候鸟”来来去去的时间不稳定,他们的家长与社会机构和组织联系松散,因此“小候鸟”成为容易被忽视的群体,来到陌生的城市后,二次成为“留守儿童”,生活单调,面临种种安全隐患。
市慈善总会副秘书长徐剑说,江南晚报关注“小候鸟”的活动,社会效果很好。“小候鸟”的父母在无锡辛勤工作,为无锡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贡献,无锡人作为东道主,给“小候鸟”一些关怀,这是应该做的。励志包是爱心募捐来的,拿出一些定向捐赠给“小候鸟”体现的是无锡人的一片心意。
江南大学法政学院副教授王金元认为,在媒体的呼吁下,希望社会各界有更多的人来关爱“小候鸟”。他建议,为“小候鸟”专门成立一个基金会,有专业机构负责照顾这群孩子,政府也最好有相关政策引导这项工作的实施,第三方组织对“小候鸟”的照顾及专业机构的工作有一个监督作用,让对“小候鸟”的关爱成为一个系统的工作。
“‘小候鸟’活动,能让小朋友感受到关爱,能家长感到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和关心。”宝龙集团副总经理、无锡宝龙商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何亚狄认为,关注“小候鸟”活动很及时,非常有意义。宝龙广场作为开放的公共服务场所,履行社会责任,参与这样的公益活动,也能增加祥和的氛围。国际上,高档的购物广场不仅是体现在装修上,更多是一种关爱、亲和的氛围。关爱“小候鸟”,传播的是一种向善,大家都支持、坚持这样做,社会的正能量会更多,会影响更多人。
前不久,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汪明撰文指出,关爱“小候鸟”,就如同关爱整个留守儿童群体一样,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社区、企业在帮助进城务工人员解决生活上的后顾之忧,让“小候鸟”享受到在城市生活的快乐方面,应当有更大作为。
(晚报记者 祝建新 巫晓凌/文陈大春/摄)
本文章来源于:江南晚报http://epaper.wxrb.com/ 
阅读(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