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媒体江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江南 >> 正文

18天支教生活让他们收获很多 16位大学生淮南“变形记”

发布日期:2014-08-22 来源:江南晚报 
资料来源 江南晚报
【江南晚报8月19日】7月6日从无锡出发,坐了8个小时的火车和长途大巴,江南大学“红粉笔”支教团队的16名大学生志愿者来到了安徽省淮南市孔店乡的孔店小学。对他们来说,在这里18天的支教生活不异于一场人生的“变形记”。
艰苦
半夜身上有虫咬
回忆起7月份的淮南之旅,王梦露记忆犹新,“我们刚到的第二天上午,一个六年级的学生就过来跟我们说,前几天,有一只猫爬上了学校的蓄水桶,掉到桶里淹死了。”她告诉记者,她们在孔店乡足足喝了18天的“死猫水”。“蓄水桶太高了,人根本爬不上去,虽然我们刚到的时候就觉得水里面一股臭味,但是也只能硬着头皮喝。”当她中午将此事告诉支教队的队友们时,大家的中午饭都“出奇的吃得不多”。
“可能是大家都觉得有点反胃吧。每次我们都把水烧开了再用,所以这几天下来队里也没有队员吃坏肚子。”王梦露告诉记者,在孔店她们吃的最贵的东西就是“一元钱3个的包子”,“这是我们每天的早饭,一边吃包子一边还要往楼下走,因为这个时候学生往往就到学校了。”最早的学生每天早上6点多就会到学校,学校旁边有个大水塘,作为老师肯定要去管理一下。
“每天晚上我们上完课后要开会总结,一般结束要到11点左右,有的队员还要备第二天的课,睡觉的时候就要到12点了。”她说那段时间,不但睡得少,而且还睡不好,自己几乎是处于“亚健康”状态,“晚上我们就睡在办公桌上,就铺一层薄薄的床单,我有一次睡到半夜迷迷糊糊的时候,还在身上抓到了一只正在咬我的虫子,然后想也没想就扔到一边继续睡了。”而她在平时是一个连见到虫子都会尖叫的女生。
虽然条件艰苦,但在短短的18天里,志愿者们除了必修科目外,还为孩子们精心准备了棋类、集体舞、朗诵、话剧、手语等充满乐趣的选修课程,还通过自己的努力,联系当地的消防部门,让孩子们上到了人生中第一堂消防安全课。
感动
“一定不要忘记我啊”
鹿超凡是教五、六年级音乐和手语的老师。“在最后分别时,看着她们的看着我的眼神,我再也忍不住地哭了起来。”他在自己的支教体会中这样写道:“最后离开孔店的那天,几个小姑娘说要做我的妹妹,我说好呀。一个小姑娘说了一句话,如果你走的时候,我喊你哥哥的时候你一定要转身啊,你一定不要忘记我啊。”在走的时候,鹿超凡回头了,叫他的小女孩用他教的手语说,我爱你。“我当时戴着墨镜都不敢摘下来”,在他看来,支教对于志愿者来说,可能只是历程,但对于学生来说,却是生命中闯进了这样一帮大学生,离别的时候,是他感觉特别对不起孩子们的时候。
更让志愿者们感动的,是孩子们的纯真善良。在临别的文艺汇演结束后,孩子们来到了志愿者的寝室。“他们给我们送来了自己叠的纸星星,拉着我们聊天,但是我们下午又要开会,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告诉孩子是时候分开了。”志愿者于敏婕告诉记者,当时孩子们突然安静了下来,有个孩子问道,你们是不是要走了?“队长当时就让他们在寝室玩,我们到下面的课室里开会,说实在的,开会的时候我还在担心孩子们会不会在上面捣乱。”可是当她回到寝室,眼泪就“差点就流出来了”。孩子们早已经不在寝室了,但是所有的东西都被摆放得整整齐齐,垃圾也被清理掉了,孩子们还在桌子上留下了一张纸条,“上面是孩子们的名字,说是以上人员留下来打扫了卫生,如果有任何问题可以联系他们。”
变形
第一时间给父母打电话
尽管志愿者的皮肤被晒黑,身体被蚊虫叮咬得到处是包,睡着“摇摇晃晃”的办公桌、一日三餐几乎顿顿吃土豆。但是在孔店小学,志愿者们却在付出的同时收获了更多。“是这里的孩子教会了我感恩,”王梦露告诉记者,之前一直生活在城市里的自己,平时很难有“满足感”,而在孔店她却发现自己拥有的一切是多么的幸运,“虽然我不是富二代,但是我至少有爱我的父母,在我们家访的学生里,有孩子父亲死后只能跟着母亲生活; 有孩子是被父遗弃,母亲又改嫁,只能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以前以为只能在电视上看到东西,这次却真真切切地经历了。”
她告诉记者,在第一次家访结束回到寝室后,几位志愿者居然不约而同地跟父母打起了电话。“当时真的感觉自己父母对自己有多好,自己却还想要更多的东西。而这些生活条件远不如我们的孩子,我们为他们做的一点小小事情就能让他们收获满满的快乐。”(晚报记者 叶向远)
阅读(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