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媒体江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江南 >> 正文

江南大学寻梦葛埭桥古村落

发布日期:2014-08-05 来源:光明网 党委宣传部 
资料来源 光明网
【光明网8月5日】随着城镇化率进程的加快,自然村落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与消失的状态。基于这一现实,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寻梦葛埭桥调研团围绕无锡市历史名村“葛埭桥”从经济、文化、环境三方面展开一系列调研活动。本次活动旨在了解该古村落发展现状,探究古村落发展策略。
继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后,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3.73%。城镇化进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时期,预计2014年城镇化率仍将稳步上升。城镇化带来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近年来一直是国内外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而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来思考,城镇化可能带来无法弥补的遗憾。早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实施初期,古村落就已经被中国民协纳入抢救范围。然而实施至今,古村落保护工作仍然步履维艰。
调研团队在整个调研过程中,主要从村庄实地走访,村庄居委会、周边旅游开发区、相关政府部门访谈四方面着手,展开一系列调研。通过调研,首先,队员发现葛埭桥古村自身存在一系列问题。就村庄本身而言,一是村落建筑保护不力,老建筑虽依稀可辨老建筑风貌,但大多已年久失修,门窗破落,墙壁斑驳。间或也有新修补的房屋,在整体古风建筑群中显得格外刺眼。二是文物古迹无人问津,葛埭桥古村有几处地下古迹,如土墩墓、洪口墩等,地表部分为农家菜地或废弃田地,葛埭桥桥身断裂后翻新,上面的对联残缺不全。缺少相应保护措施。三是整个村里现居人数较少,且缺少青壮年,多留守老人和儿童,主要原因是人口的外出务工和对外迁徙。随着人口的锐减,村里基础设施也逐渐破落,无人打理。昔日的老船厂、油坊、布店、当铺、药材店早已倒闭关门,曾经有名的蒲仁泰糟坊也早已不复踪迹,仅存一两个百货铺勉强维持。四是人口流失带来的不只是物质遗产的消失,各种风俗、手工艺品,这些依附于原住民的非物质遗产也同样受到威胁。村里老人介绍,这里现有一部分居民属于租住客,一大部分原住居民已经搬走。昔日在“三月三”节日里,被村民们热烈追捧的“赶庙会”、“摇快船”早已繁盛不似当年。
其次,通过对居委会和周边开发区、政府部门访谈,调研队员了解到,葛埭桥村已经于09年获批葛埭桥村保护规划,但并未开始落实。根据保护规划,葛埭桥村将作为长广溪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二期工程进行开发,以长广溪湿地规划用地范围内的葛埭桥自然村为主体,沿长广溪的葛埭东西横街连绵千米,两侧仍保持水乡建筑风貌。调研队员从总负责的部门那里得到回答,之所以暂未实施是因为主要面临着工程技术难度大,涉及范围广,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而另一方面,葛埭桥临近某地块已经转卖给企业集团,正在进行一个大型商业旅游开发,但该旅游开发将不会涉及葛埭古村,至于葛埭桥古村何时开发需要根据后期工作安排而定,但短期内将不会进行任何大幅度动作。
乡愁”一词意味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正如冯骥才所言,中国传统村落是“另一类的文化遗产”,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体,传统村落的保护不完全是文化保护,而且与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必须是整体性、活态的保护,需要跨部门、跨学科的通力合作。如何保护开发古村落,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依然任重道远。
原文链接:http://difang.gmw.cn/sunan/2014-08/05/content_12362945.htm
阅读(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