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媒体江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江南 >> 正文

江南大学君远学院迎来首批毕业生,记者专访创立人唐翔千——深耕试验田,培养卓越工程师

发布日期:2014-06-27 来源:宣传部 党委宣传部 
资料来源 宣传部
【无锡日报6月26日】日前,江南大学君远学院首届60位毕业生迎来了毕业典礼。2011年成立的君远学院是著名无锡籍实业家唐翔千先生赠送给江南大学和家乡无锡的“一份大礼”。君远学院依托于江大机械工程学院建设,招收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学生。三年来,君远学院采用“双导师制”和“3+1”教学模式,探索出一条培养机械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途径。昨天,记者采访了专程从香港赶来参加毕业典礼的学院创建人唐翔千先生。
出资建学院培养工程师
遵循其父唐君远“兴教强国”的教诲,唐翔千17年来倾注无锡教育,捐资额度达到了8000余万元,用于无锡学校添置教学设备,改善办学条件,扶助贫困、奖励优秀。
2010年12月,唐翔千专项基金会及江南大学各出资4000万元,依托于江大机械工程学院组建二级学院。新的学院以唐翔千父亲名字命名,次年4月开始招生运行。首批学生有60人,全部从江大机械学院二年级本科生中选拔。此后,唐翔千还先后共出资600万在学院设立奖学金用于奖教奖学。君远学院开创了社会力量参与高等教育办学的全新模式。
“工业的发展要依赖科技进步,而科技进步要靠教育。”谈及捐资办学的初衷,唐翔千告诉记者。
工学教育改革的“试验田”与普通大学的工科教育不同,君远学院实施“双导师”、“3+1”的培养模式,格外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前三年在校学习基础知识,第四年进入企业实习实践,学生在学校和企业都配有导师,每位学生都要参加项目小组和创新项目,整个本科四年的教学过程更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后可以实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目前,君远学院已成为全国高校“卓越工程教育培养计划”的人才基地之一。
唐翔千表示:“国家和地方的发展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来支撑,作为工学教育改革的‘试验田’,我希望可以办好‘君远学院’,为高校可以培养出一批批卓越的工程师尽些微薄之力。”
“3+1”模式初见成效
“3+1”的模式让君远学院的首批毕业生掌握了知识也通过实践获得了技能。君远学院院长张秋菊说,“和以往的工学毕业生相比,这些孩子更踏实,也更自信。”记者了解到,有超过85%的学生选择回到实习企业完成毕业设计,成绩优良率超过95%。而首届60位毕业生中,有32位升入海内外高等学府继续深造。
在毕业典礼上,唐翔千希望君远学院的学生们能够继续深造,“多出国交流,多增长自己的见识,不仅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也锻炼自己的动嘴能力,把自己训练成卓越的工程师。”

来源于:无锡新传媒 http://www.wxrb.com/
阅读(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