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晚报7月1日】(向往)本报讯 近日,江苏省理科头名吴呈杰被采访记者纷纷劝阻称“千万不要学新闻”的消息传遍全国,“千万不要报”体在网络走红。“千万不要报动画专业,因为毕业即失业”、“千万不要学广告设计,因为你会加班加到吐”……网友们纷纷吐槽自己所选的专业和就业。
“做一行怨一行”,似乎是上班族的普遍心理。记者昨天在采访中发现,“千万不要选”的话题,几乎颠覆了所有“光鲜”的职业。而过来人的吐槽,已经让不少正在填报志愿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们无所适从。毕业于市一中的李同学受父亲的影响,对医学很有兴趣。可做医生的父亲却坚决反对,“医生又苦又累,而且还得不到理解。”小李父亲想劝儿子学习计算机方面的专业,可是小李的表哥又诚心相劝:千万别选计算机,程序员就是一个青春饭没有前途。“中文也不要学,干的活谁都可以替代。”……小李身边的亲戚,一一将自己曾经所学的专业“虐”了一遍,让他觉得选什么专业都不是。
“每一行业和专业其实都有自己的两面性。”江南大学江南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李红表示,“千万不要报”体的出现,只是大家对于自己所处的专业在就业中负面的情绪表达。高中生在填报专业时显然不能以就业作为首要的参考条件,选择专业时,首先应该以兴趣为主,只有有了兴趣,投入的精力就多,专业才能学得更好。其次以学生的能力为参考条件,看看学生的性格以及能力是否适合所感兴趣的专业。最后要考虑的是就业方面的问题,可以考虑所选专业是朝阳还是夕阳行业等方面的内容。李红强调,在就业过程中,除了技术类,大多数岗位对专业的要求不是特别强,所以大学所选专业知识只是代表你大致的职业方向,但并不意味着,就业就必须从事相关行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在大学里锻炼自己能力,如果自己的职业规划有调整,还可以通过辅修其他专业等方式来进行调整。所以,学生在填报志愿时,不要受过来人吐槽的影响,而是将自己的兴趣、能力和就业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