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日报6月25日】(记者 张雯 夏觅)经过半年的准备,2013年度无锡A 股最佳上市公司评优结果上周正式对外发布。这是无锡首次发布对A股上市公司的综合考评。
上市公司已经成为无锡经济运行中最具影响力和成长优势的企业群体,为我市集聚经济规模和形成综合竞争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此次,42家A股上市公司中,双良节能、江南模塑、海澜之家、威孚高科、中超电缆获评无锡A股最佳上市公司。
在获评最佳的5家A股上市公司中,中超电缆是最年轻的,从成立至今不到10年,能从市值管理、社会贡献、盈利水平、投资者回报、资本运作和监督监管各项指标的多维度综合考评中脱颖而出,其必有过人之处。
记者走进这家企业,从这家上市公司的经验中,寻找企业蝶变发展的启示。
科技兴企的逆势上扬坚持创新,时刻用新产品把握市场脉动
镜头:近年来,线缆正遭遇着行业“寒冬”,不过在江苏中超电缆股份有限公司,稳定的采购订单催着生产车间一刻也得不到停歇。宏观经济形势日益趋紧,线缆行业总体的业绩下滑,作为线缆行业的优秀代表,中超电缆的业绩稳步增长。
中超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乃明介绍,作为宜兴业内最早在A股上市的线缆企业,中超电缆集聚了一大批技术研发精英。长期以来,企业鼓励、推动技术创新,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科技研发,不断结合市场需求研发出深受客户欢迎的产品。公司十分重视研发和创新能力建设,与多所科研院校合作开展产品研发等工作,形成了自身的核心技术、核心产品与核心市场。
今年中超电缆进军石墨烯领域,上个月以来,新研发的“带石墨烯涂层的架空导线”、“带石墨烯导电层的高压电缆”等陆续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而这为目前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31项的中超电缆又添亮色。
画外音:上市公司代表了无锡最优秀的企业群体,在下行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要博得发展必须有高招。采访了解到,中超电缆经营业绩的逆势成倍增长,得益于其坚持走“科技兴企”之路,实施品牌价值营销的成功实践。从市金融办获悉,目前的无锡资本市场上,现有上市企业大多数属于生产制造型企业,传统行业比重偏高,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的对接程度不算高。近年来,我市资本市场确实支持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发行上市,但是,这些公司大多是比较成熟的企业,大量初创的、新兴业态的、新商业模式的企业,还没有进入资本市场。科技与高新元素在资本板块中有逊色,传统的制造企业坚持科技发展给了资本市场不小的安慰,也是传统企业要走得更远的范例。
结构调整后精彩聚变兼并重组,企业实现“1+1>2”的共赢
镜头:不久前,宜兴官林镇工业A区18号明珠电缆有限公司厂区东南角厂房经过改扩建,成为矿用特种橡套电缆生产车间。这是明珠电缆与控股方中超电缆共同做出的决定,用来满足不断增长的订单需求。公司管理人员说,自从中超与明珠兼并重组后,这样的共同决策越来越多。
近三年来电缆业平均利润已从4.55%降到不足2%,面对行业产能过剩的严峻局面,2012年底中超电缆、明珠电缆、远方电缆以及锡洲电磁线四家企业顺利实现整合重组,实现了规模化的效应,为宜兴线缆行业增添了一抹亮色。
中超电缆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收购股权及增资的方式整合了明珠等三家电缆公司获得了发展,三家被兼并企业也看上了中超的上市公司平台。“重组并购之后,我们的融资成本降低不少,上市公司的融资平台也让金融风险得以规避。”明珠电缆相关负责人表示。
“并购重组在短期内迅速实现生产集中和经营规模化,达到了调整产品结构的目的,企业产品门类更加齐全,减少同一产品的行业内过度竞争。”张乃明说,重组后企业之间不重复投资,从销售、管理到采购都互相补充,互相发展。结构调整后的中超线缆在2013年度实现营业总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36.73%。
画外音:市场、资本是要素集聚的平台,是鼓励和培育企业创业的平台,也是兼并重组、优胜劣汰的平台。企业相对的集中,产业相对的集聚,是各个行业必然的趋势。
上月初,江南大学金融研究所发布2014年无锡上市公司(沪深)排行指标,披露无锡各上市公司经营状况。从发布的排行来看,随着4月11日海澜之家借壳凯诺科技上市,周建平直接刷新排行榜两大指标:以159亿元刷新大股东财富榜,名列榜首,同时海澜之家以404亿元改写总市值排行榜纪录(数据截至排行指标发布)。
无独有偶,此次A股上市公司评优,除了多项单项奖外,海澜之家也成为唯一被授予特别贡献奖的企业。从国联证券研究所了解到,在整个男装行业下滑形势下,海澜之家却呈现出了逆势上扬,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3%,净利润同比增长90.37%。江南大学金融研究所所长吴园一介绍,4月11日海澜之家借壳凯诺科技上市,重组后海澜之家与原凯诺科技职业装业务同步增长了30%以上,协同效应显著。海澜缘何稳坐头把交椅?传统服装模式革新者,其商业模式已经充分得到机构投资者的认可——重组后从股价5块多到10.6,市值翻番,在近期市场调整中表现抗跌,去年,以93.44%的涨幅成为当之无愧的牛股。
上市公司有融资渠道等优势,通过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或创新经营模式,走出与同业不一样的新路。“合纵连横”,上市公司的融资渠道和平台如果能充分发挥作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上演“1+1>2”的精彩聚变。
福利激励出更大动力利益共享,企业发展和职工“捆”在一起
镜头:不久前,中超电缆从管理层到一线工人人手一份特殊的礼物——个人年金账户。中超电缆从今年起正式推行“员工职业年金”制度,这意味着员工在退休后除了退休金之外,还可以享受到一份很可观的收入。
据了解,中超电缆此次推出的福利主要由基础年金、年度年金、奖励年金、年度分红等四部分组成。根据方案,公司首先根据员工岗位、职级、工龄等确定2万到20万不等的基础年金。员工年金账户开立之日起,每满一年工龄将增加3000至50000元不等的年度年金。
同时,员工在工作期间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还将给予奖励年金。此外,中超电缆还计划委托或成立专门的理财机构,对年金进行稳健投资以获取收益,将每年“分红”积累到员工个人年金账户中。
张乃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多岁进厂的员工,即使没有升迁,退休后也可多拿到10多万元。同时,中超电缆年金在支出使用方式上也创造性地体现以人为本:罹患疾病、购置不动产等存在资金缺口的员工,均可以本人年金账户为抵押,向公司申请相应额度的免息借款。“职业年金对我们这些需要买房的年轻员工来说是一个很不错的福利,可以鼓励大家定下心来工作。”中超行政部职员蒋莹说。
据介绍,目前中超电缆本部拥有员工1000多人,仅企业年金的初步投入就近4000万元。“所有费用均由公司承担,尽管压力很大,但可以激发公司的内在动力,这笔账划得来。”张乃明说。
画外音:筑好暖巢,引凤来栖。企业给了员工实实在在的福利,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才会更大地激发。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形势下,该公司面向众多普通员工推出这种福利难能可贵。“将企业发展和职工利益‘捆’在一起,员工的工作效率提升,企业凝聚力也增强了。”前阵子,一原本在银行担任支行行长一职的优秀管理人才毅然抛开高薪加盟中超,软实力的吸引为他的选择增加了砝码。
而对于凝聚力的重视,是优秀的上市公司普遍的选择。记者了解到,此前,威孚高科实施激励基金,激励对象包括公司高管和核心技术人员。据了解,威孚高科每年按经审计后的当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计算基数,计提不超过该额度5%的比例的激励基金。计提激励基金的基本条件为当年加权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8%,若当年加权净资产收益率低于8%,则当年停止计提。“对管理层以及核心人才实施中长期激励,充分调动积极性,保证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一致。”
在此次对上市公司的评优中,双良节能、威孚高科、中超电缆、宝利沥青等都获得了最佳市值管理单项奖。以公司价值创造与股东价值实现为核心的市值管理,是推动上市公司实体经营与资本运营良性互动的重要手段。利益共生共享,投资者与员工能获得更多回报,而最终上市公司本身才能保障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