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商报6月26日】日前,江苏省文化厅公布了“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名单,我市江南大学和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成功入列,在全省13个地级市范围内评出14个研究基地名单中占据2个席位。两所高校入选首批省非遗研究基地,标志着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工作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此次评选是省文化厅为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学科和人才优势,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推进科学保护,促进传承发展而开展一项开拓性工作。据悉,“首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由省文化厅命名、授牌和指导,所在单位自主建设并管理,承担省文化厅和江苏各地文化部门委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决策咨询、课题研究、资料编纂、人才培养等专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江南大学主要依托其校办“民间服饰传习馆”,开展非遗习俗类传统服饰文化研究。该传习馆是目前全国唯一以汉族民间服饰为收藏研究对象、旨在抢救和保护我国汉族服饰类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汉族民间服饰文化的馆所,至今已收藏展示了全国各汉族地区传统服饰、服饰品及相关制作工具3000余件/套,尤其对江南地区传统服饰的收藏是该馆的特色所在。该馆意在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传播的“传习”性能,注重探讨汉族传统服饰中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传统,旨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保护和传承。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主要依托“无锡市传统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中心”开展传统美术和部分传统技艺类的传承和研究保护工作。该中心是2012年与市文广新局开展政校合作传承保护非遗工作的结晶。无锡商院利用自身职业教育资源优势,联合无锡惠山泥人博物馆和相关企业,由本校专业教师、国家及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工艺美术大师、企业骨干技术人员共同组建研究和教学团队,针对无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开展专门人才培养和专题研究工作。
我市两所高校的入选,将对我市、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理论研究、保护措施制订以及保护实践等方面有较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