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媒体江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江南 >> 正文

【无锡商报】作品灵感来自生活

发布日期:2014-06-17 来源:宣传部 党委宣传部 
资料来源 宣传部
【无锡商报6月16日】日前,由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和无锡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由无锡市科技局和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联合承办的第三届中国“太湖奖”设计大赛在无锡太湖国际博览中心落下帷幕,本届“太湖奖”的全部奖项也如期出炉。近日,本届大赛创意组特等奖和一等奖的创作者特地分享了他们的创作历程。
本届创意组的特等奖由张勇、洪海云、阎云逸、赵杨组成的设计团队所设计的“新型秸秆粉碎机”夺得,该创意将秸秆与秸秆根部粉碎,并将粉碎物与泥土混合在一起,将秸秆转化为养料,实现秸秆残渣绿色环保、可持续的有效利用。“我家是连云港的一户种植户,每到收获的季节,如何处理玉米、棉花、大豆剩下的秸秆都是一件头疼的事情,所以我想用自己的创意帮助家人。”浙江工业大学大三学生张勇是该作品的主创之一,他表示,该作品是他利用课余时间,历时大半年才完成的,“其实我的构想并不是要设计一辆车,而是设计成一个拖拉机的额外配件。因为乡下拖拉机到处都是,如果这款秸秆粉碎机可以装到拖拉机上,就能被大规模低成本地使用。”
无独有偶,创意组一等奖“TMH矿工头盔”的创意同样来自南昌大学史然同学的生活灵感。史然告诉小编,作为一名山西人,他比一般人更加关注矿难。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一款国外设计的净化空气面具,“那款面具的原理是利用佩戴者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与化学物质反应产生氧气,而矿难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由于矿工吸入了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于是我就想,如果利用该原理设计一款头盔的话,就能大大增加矿难中矿工生还的可能。”
创意组的另一个一等奖是广州美术学院大三学生邓钰朗设计的“团队骑行装备”,他的灵感来自于同班同学骑自行车时产生的困扰,“我们班有一群热爱骑车的同学,经常会一起出去骑行。但是由于体力差异,一些耐力较差的女生有时会落后太多掉队迷路,所以我想设计一个指路装置,另外它还可以看到自己在骑行队伍中的排名,使骑行更有趣味。”邓钰朗说自己报名时并没有想到能够获奖,但是评委们的肯定使他备受鼓舞,“下一步我想把它做成实物,还需要投入更多的努力。”
本届评委之一、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教授刘观庆表示,本届太湖奖参赛作品在数量和质量方面较前两届均有大幅度提升,不仅国内有300余所院校近4000件投稿参加,还有国外团队赶来参赛,体现了“太湖奖”依托无锡发达的工商业和全国唯一一个国家级工业设计园所产生的影响力,也反映了主办方对本次大赛的重视程度。纵观参赛作品,除传统工业设计产品参赛之外,一批优秀的APP设计、3D打印作品也纷纷呈现,其时效性、多样性、创新性尤为明显。“我对明年的第四届大赛很期待,希望下一届大赛能出现更多更好、创意性与可行性并重的优秀作品,并最终把设计真正转化为产品,解决人们的现实问题。”刘观庆说。
来源于:无锡新传媒 http://epaper.wxrb.com/
阅读(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