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5月21日】 扬子晚报记者 张筠 一双普通的袜子,简单地剪裁,缝合、塞进PP棉,再配上作为装饰的小纽扣,一小时不到,就变成一个活灵活现的玩具公仔。看着蔡菲菲为袜子“华丽变身”,有一种观看魔术的感觉。再看看她制作的一堆各式各样的袜子娃娃,又会惊叹,袜子竟能变出这样的无尽可能。
从小爱手工
“玩”袜五年热情不减
用稿纸叠玫瑰花、把旧衣服剪成布条做贴画……本期达人蔡菲菲从小就是个“手工控”,小时候看到任何可塑之材,就会有改造的冲动。上小学时流行同学间送贺卡,没零花钱的她自己动手做 ,结果同学们都赞好看,班主任发现了她在手工方面的特长,就主动找到蔡菲菲的父母商量让孩子学美术,所以从初中开始蔡菲菲就到美术班学习了。后来她考上了江南大学的平面设计专业,在校期间她除了学习绘画、色彩搭配等规定科目,还自学陶瓷雕塑,印章篆刻,和志同道合的同学组了个社团,没课时聚在一起缝缝补补做小物件。“这些都为我能做好袜子娃娃打下了基础。”2009年,蔡菲菲和同学参加无锡的一场艺术博览会第一次见到了袜子娃娃,一下子便爱上了这种手工艺。
“同样一个人做,每一个都不一样。因为每一次塞棉都不一样、配色也不一样,不同的搭配,也可以让之更加生动。这就是自己DIY的魅力所在。”细心留意会发现,蔡菲菲制作的袜子娃娃与传统的追求精致与仿真的公仔不一样。你可能只看到猫的耳朵和眼睛,甚至只有猫头,但是,那种形态却让你感觉那是一只调皮精灵的小猫。有的公仔更是有一点抽象的感觉,就因为在设计上没有完全达到形似,所以也给人留下了不少想象与解读空间。“这么普通的东西能改造成那么可爱的小玩偶太神奇了,太好玩了。”接触袜子娃娃至今已经五年时间了,蔡菲菲对这门手工艺的热情依旧不减,她觉得相比十字绣等最终形态在制作前就已确定的手工艺,袜子娃娃这种永远存在“不确定”因素的手工让她痴迷。
到义乌小商品城
找制作灵感
刚接触袜子娃娃制作时,蔡菲菲是按照网上的图样做,由于原来就有很好的裁缝与手工方面的基础,蔡菲菲上手很快,因为做的可爱,常常是刚做好一个就被大学舍友要走了。
不久,她就开始不满足于做那些网上或书本上介绍的千篇一律的图案,而是自己构思与众不同的公仔形象。“一般来说,我会根据不同袜子的特点构思,不同的袜子也会适合做不同类型的公仔。”蔡菲菲举例,像那种长条的毛毛袜,质感很好,而且长度足够,可以做成长颈鹿、小羊、小猫等;而那种色彩艳丽的涤纶袜,则可以做小一点的公仔头,或像水泡鱼等小巧一点的娃娃。
做事喜欢钻研的蔡菲菲在“玩袜子”这件事上也一样。自己制作袜子娃娃两年以后她发现遇到了瓶颈,造型总是“老三样”没有创新,为了颠覆自己,她还特地跑到了浙江义乌的小商品城,将上千家做各式玩偶的店看了个遍,看了上万件销往世界各地的玩偶成品,从中汲取养分。
主张体验动手的乐趣
希望更多的人DIY
蔡菲菲近期制作的是一个由高帮袜和普通袜子组合制作而成的玩偶。小狗?麋鹿?兔子?记者看着那公仔憨憨的神态,第一感觉就是一只傻傻的狗,但细细斟酌,形状与颜色又有点不像。“没有正确答案。我制作的时候,也没有想过这个娃娃必须像什么,只是觉得这样做起来好看好玩。有的人觉得像小蜜蜂,也有人觉得像小鹿,其实都没关系!”蔡菲菲说,袜子娃娃在填充PP棉时,用力稍有变化形状便有差别,她有时制作时便会刻意不控制PP棉的走向让其“自由发挥”
“应试教育会抹杀不少孩子原本可以展翅高飞的想象的翅膀,美国好莱坞的很多卡通人物,其实都是很抽象的。像冰河世纪、蓝精灵的卡通形象,其实都有很多夸张的手法,与真实的东西并不是一模一样。但一样很鲜活。”蔡菲菲觉得袜子娃娃的制作本身并不难学,但过程非常有意思,她很希望更多人尤其是尚未成年的孩子也能学习袜子娃娃的制作,发散思维,同时做手工也能锻炼人的耐心。
因此,蔡菲菲希望更多的人能学习DIY袜子娃娃,为此她在网上发布了她自己多年总结的制作心得并免费发给网友,同时她还组织过多次线下教授活动,教大家如何让普通袜子变成艺术品。“创意DIY应该被重视与推广。”蔡菲菲觉得,现在学校教授的东西,都是以课本知识为主,所以很多人的动手能力就越来越差了。应该更多地去体验这种自己动手的乐趣与趣味并锻炼他们的发散性思维。
什么是袜子娃娃
袜子娃娃源自日本,近年来风行内地,用袜子为面料,以PP棉或者珍珠棉作为填充物,用纽扣或者小珠子做眼睛和鼻子,布艺手工DIY的人偶或动物形状的玩偶。由于袜子花纹和面料各有不同,加上制作者创意和手工的不同,所以袜子娃娃神态各异,惟妙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