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晚报5月29日】(记者 小贝)“冰心是我的妈妈,我是她的女儿。我很幸福,也很幸运。”冰心的小女儿,著名英语教授吴青已经77岁了。因为父亲吴文藻是江阴夏港人,而与无锡有了更多的亲近。昨天下午她特地来到江南大学,参加江大加“阅读季”活动,与大学生畅谈母亲冰心对她的影响。本报记者对她进行了独家采访。
妈妈留下的最大财富
“妈妈对我这辈子最大影响是两个字,一个是‘爱’、一个是‘信’。”吴青告诉记者,她是三个孩子中与母亲相处时间最长的。一共有57年。特别是陪着母亲度过了最后的19年。爱是博爱、信是说真话。她希望母亲的这两个字也能让当今的大学生们能够体会到做人的道理,而阅读是学会做人的一条重要途径。她鼓励同学们多读历史,了解真相,去掉功利心,勇敢地担负起历史的责任。
冰心(1900-1999)是我国现代文坛上最具影响力的大作家,《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等名篇影响了几代人。在改革开放的晚年,她又发表了《空巢》《万般皆上品》《关于男人》等作品,达到又一个辉煌。1980年,冰心因身体原因无法写作,在女儿吴青的帮助下,她重学走路,再度操笔,94岁那年还写下了她的最后一篇文章。
回忆往昔,吴青说妈妈很朴实。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人人平等,要尊重每一个人,不仅是对人,对小动物、植物同样如此。吴青说她小时候很喜欢抓鸟玩,有一次她又抓了一只鸟回家,于是妈妈和她有了这样的对话:“天黑了,你最想做什么?”“想回家。”“回家你最想见到谁?”“想见到妈妈。”“现在天黑了,小鸟也想回家。”小时候吴青要养狗,冰心说,可以,但你要对它负责。吴青说,是母亲让她懂得了爱是一种责任。回忆到这里,吴青的眼里仍是泪光莹莹。她为有这样的母亲感到幸福和幸运。
让贫困农妇生活美好
吴青退休前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任教,她参与制作的电视英语课程曾经影响了许多人。1988年起,她连续四届连续当选北京市人大代表,自2005年起任“亚太妇女参政中心”董事,2006年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聘请为“世界和平教育奖”的评委。
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次甘肃考察,让吴青看到了贫穷和落后。也让她看到了自己的责任。她认为,要改变农村,就要改变农村妇女,因为教育一个女人就教育了一个家庭。好妈妈的影响实在太大了。她募捐创办了北京农家女学校,为全国各贫困地区的妇女进行免费培训。她介绍,这所学校办在昌平,我们要帮助中国贫困的农村妇女,教导她们拥有作为人、作为女人的独立人格并掌握生活技能。吴青特别提到,冰心95岁的时候,悉数捐出《冰心全集》的9万元稿费支持她。
如果说冰心“希望人民生活得更好”,那么吴青正在做“让农村贫困妇女生活得更好”的事业。吴青现在的名气也不小,不仅因为她是冰心的女儿,更因为她在当人大代表时的敢说敢做。现在,她又自嘲是个“国际叫花子”,在为中国农村妇女的事业四处奔走募捐。“让我们一起为帮助贫困妇女做点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