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中新报4月29日】(记者 王旭航 )将纳西族文化融入到灯具当中,颠覆传统、充满中国风的原创服装设计,集功能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建筑设计作品,还有各种颇具特色的精致生活用品……在昨天早上的文化产业创业创意人才扶持计划青年设计师推介会上,10位设计师的优秀创意作品令人耳目一新。独特的创意、中国文化元素的设计理念让专业人士和在场的企业负责人交口称赞。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巡视员孙若风、义乌市委副书记葛国庆等出席了推介会。
【现场传真】
“千里马”献计
企业主当场邀约
昨天第一个上场献计的是80后女孩吴洋,大家更为熟悉的是她的笔名莲羊。她是新学院派中国风插画师、漫画师,擅长绘制中国传统文化题材,尤擅绘龙,被业界誉为“中国最年轻的造龙师”。
莲羊介绍完自己的作品后,专业人士用了“惊叹”二字来形容。“将传统文化与时尚潮流相融合,漫画与国画结合的设计手法别具一格。”华鸿控股集团董事长龚品忠对莲羊很是欣赏,“她的作品如果能运用到文化产业中,相信前景非常广阔。”
相比龚品忠的冷静点评,巨龙箱包董事长邵宝玲更像是一名“粉丝”,当场邀请莲羊去公司商讨合作意向,“莲羊的作品与我们公司的文化很契合,她的作品兼顾时尚和传统,如果能与其合作,我们的产品将会更受欢迎。”
来自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的沈促通还是一名大三学生,他跟同学设计的作品是一组立体式灯具。与前几名设计师相比,小沈的介绍略显仓促,设计作品也相对稚嫩。但这组设计同样受到很多专家的赞扬。不过对小沈来说,最大的收获是专家的鼓励和建议。
据悉,昨天共有100多名青年设计师参加推介会。除了这些“千里马”,龚品忠、邵宝玲等义乌知名企业的掌门人都亲自到场,争取找到适合自己公司的人才。
【展会背后】
文交会成
“千里马”的赛马场
“现在不缺好的设计师,也不缺好的作品,缺的就是像义乌文交会这样的平台和渠道,可以很好地将设计与企业、产业结合起来。”莲羊的话说出了很多设计师的心声。除了像她这样已崭露头角的青年设计师,还有像沈促通这样的在校生,更需要机会。
“什么是设计?把创意、想法落地了才是设计。”在为优秀青年设计师作品感到惊喜的同时,业内人士也坦言,中国的青年设计师面临着一些问题,尤其是在校的设计专业学生,他们的创意往往与生产实际脱节。
浙师大学生小李很珍惜昨天的推介会。“没有扶持政策和推广平台,有好创意也很难转化为生产力,创意就等于零。”小李说,义乌文交会非常好,把企业和学生结合起来,帮助创意落地,“希望通过此类活动,让设计师既能‘埋头干活’又能‘抬头走路’,设计出企业和社会需要的作品。”
据介绍,推介会上的不少作品都独具创意,部分作品融合性强,兼顾艺术性和实用性,与义乌企业的商品契合紧密,让不少企业主从中得到了启发。
“这次活动大大提升了义乌文交会配套活动的档次和水平,提高了展会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体现了展会的引领性和示范性。”推介会负责人表示,将为义乌本地企业及以义乌市场为窗口、遍布全国的众多生产厂家提供产品设计的源头活水,提高商品创意附加值,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