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媒体江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江南 >> 正文

【无锡商报】明年揭晓PM2.5“幕后黑手”

发布日期:2014-04-16 来源:无锡商报 
资料来源 无锡商报

【无锡商报415日】(记者徐超)随着旺庄监测点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一片滤网从智能采样器中取出并封装储存,我市环境空气中PM2.5来源解析工作于昨日全面展开。此次PM2.5来源解析按春夏秋冬分为4个周期,每周期进行8天空气监测,完成为期一年的长期观测后,将于明年上半年形成研究报告。
  报告有望帮助识别影响我市PM2.5的主要污染来源,并初步给出定量的结果,以期探寻影响我市空气质量的原因,便于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空气污染物防治。
  不同于空气质量的实时自动监测,对于PM2.5来源解析的研究工作需要手工进行。项目选取了位于市中心和旺庄的两个手工监测点进行长期观测。记者昨天来到旺庄监测点的工作平台时,来自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的项目研究人员计敏惠和王靖国正在认真读取大气采样器上的实时数据。这台采样器已经连续工作19小时4分钟,将空气以
100/分钟的速率吸入机身,经过内部过滤后,空气中的PM2.5颗粒将滞留于一张特殊材质的滤网上。待到采样器工作满22小时,工作人员将暂停机器,取出滤网,将其称重后得到PM2.5颗粒物的质量,从而计算出一定空气体积内的尘占比。7天后,所有滤网将送往实验室进行成分定量分析。
  我市目前已对包括PM2.5在内的多个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进行实时监测,市民可以方便地通过环保局官方网站等渠道了解实时数据信息,然而对于这久仰大名的PM2.5究竟是由何而来,成分几何却还不清楚。此次无锡继南京之后,成为我省第二个开展PM2.5来源解析的城市,即将为市民揭开PM2.5来源的神秘面纱。
  根据日前出台的《无锡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我市将来仍将继续强化大气污染防治管理的应用研究。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应用技术研究,加强灰霾、臭氧的来源解析、迁移规律、外来污染物输送通道和监测预警等研究。2015年年底前,初步建立全市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数据库,逐步完善污染源排放清单长效管理机制。

  [相关链接] PM2.5

  一般PM2.5主要来源是由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等产生。不同行业排放的污染物有一定的特征,如电厂排放物中含有钙、钾、钠离子,电镀企业排放物含有氟离子和氯离子,而机动车尾气中则含有碳黑成分。通过一定的对应关系和科学分析,就能找出产生PM2.5的“幕后黑手”。
  作为一种可悬浮于空气,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大。它不仅易对人体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伤害,也是造成阴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

来源于:无锡新传媒http://epaper.wxrb.com/
阅读(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