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媒体江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江南 >> 正文

【江南晚报】新区建物联网大气监控示范区

发布日期:2014-03-26 来源:江南晚报 
资料来源 江南晚报

【江南晚报326日】(晚报记者 景玮)本周一,本报以《物联网产业走出无锡,产品走近市民》为题报道了无锡物联网产业目前的发展情况。昨天记者在无锡中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了解到,无锡目前已成为江苏3个初步实现大气监测“地空一体化”的城市。
  一个像望远镜一样的设备,只要“镜头”对准天空,就能监测并分析空气中颗粒浓度、大小……走进中科光电楼顶的监测站点,10多平方米的房间内只有一个类似望远镜的仪器和一台连着处理器的电脑。“这就是监测站点?不需要人看着?”面对疑问,负责人万学平笑着解释,仪器监测已实现全自动化,不必有专人值守。
  “望远镜”的工作原理并不复杂,它实际是激光雷达,对着头顶的天窗发射一束激光到达半空,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收集空气中颗粒反射回来的回光信号。如果空气质量非常好,那么对光的反射就很少,而固体颗粒对光都有反射作用,激光照到不同浓度、直径、形状的颗粒会形成不同的回波信号。“望远镜”能接受这些微弱的信号,经过放大处理并结合气象、环境科学的相应模型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就能得出空气中颗粒的浓度、大小、形状。
  “望远镜”设备理论上可以监测地面到空中
30公里范围内的空气中颗粒污染物情况,结合地面上的监测基站以及环境监测卫星数据,能形成一个由地面、探空和卫星结合的天地一体监测网,监测信息经过集中处理后能分析颗粒含量和成分,回答污染现状、过程以及变化趋势三个问题。
  依仗“望远镜”设备,无锡已建立新区物联网大气监控示范区,万学平介绍说,构建大气污染立体监测网络,除了北京、天津、上海这样的特大型城市“先进一步”,无锡在江苏省内也走在前列。目前,仅无锡、南京、苏州三个城市初步实现了大气监测的“地空一体化”。

  今年无锡物联网技术应用将更广泛

  除了雾霾监控用上物联网技术,无锡在物联网技术环保应用方面也走在全国前列。江南大学建立新校区后,锐泰公司依托江南大学节能研究所的综合学科优势,经多年创新研发,形成了适用于不同规模与场合的智能能耗物联网监管系统。对电、水、气、暖、空调、重点用能设备和可再生能源的实时感知,对电能、供暖、分体空调和VRV空调进行远程调节。统计显示,在新校区总人数有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电和水的单位能耗都有明显下降。
  无锡市物联网产业推进办公室主任祁杭峰介绍,今年无锡将集中力量着力推进国家公安部汽车标识物联网、环保部环保物联网、卫生计生委医疗物联网、食药监管总局食药安全监管物联网、安监总局煤矿安全物联网等重大行业应用示范工程试点实施。
  能监测雾霾的激光雷达看上去像个“望远镜”。

来源于:无锡新传媒 http://epaper.wxrb.com/
阅读(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