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日报4月1日】(记者 李静 张奎 东董 富森)我市是全国首个获得“中国粮油食品城”称号的地级市。这是荣誉、信任和支持,更是鼓励、鞭策和期望。如何把“中国粮油食品城”做实、做大、做亮、做强?如何以“牌”造势,招商引资,提升产业水平,带动农民增收?这一系列问题摆在了各涉农部门特别是牵头部门市粮食局的面前。喜悦过后,冷静思考,达成共识:开弓没有回头箭,只有同心协力、凝神聚力、多措并举、强力推进!
强化领导,营造建“城”氛围
中国粮油食品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为加强对这项工作的指导,市政府出台了 《关于加快中国粮油食品城建设的意见》,成立了中国粮油食品城建设工作委员会,确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并通过召开联席会议的形式,加强粮油加工企业间的联系与沟通;市政府召开调度会,明确了任务目标,要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细化措施,落实责任,把粮油食品业做大做强。
为更有效地推进工作,市农产品加工产业推进工作小组制定了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规划 (2011-2013),在深层面分析了我市农产品的现状、优势和不足,确定了指导思想和工作重点,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措施,为我市初期 “中国粮油食品城”的创建指明了方向。
今年初,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市产业集群推进领导小组,统筹推进,研究制定完善措施,细化责任、量化目标,加快对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生物技术产业集群等集中培育发展,发挥集群的合作效应,完善配套服务体系,以此提高粮油食品加工业的整体实力,营造浓厚建“城”氛围。
搭建平台,让德州产品走出去
为促进我市企业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和管理营销模式,推动我市农产品加工体系发展,从2009年到2014年,我市已连续举办了6届全国粮油产销企业订货会,从初期参展企业不足100家、参会客商不到3000人、现场订货不足200万吨,发展到现在参展企业400余家、参会客商逾万人、现场订货突破500万吨,规模屡创新高,得到了上级部门、参展企业和客商的一致好评。
订货会的举办,大力推进了我市峰宇、豪康、发达、永乐等面粉加工企业规模、效益成倍增长。豪康制粉参加订货会前日处理能力仅400吨,第一次参加订货会,豪康制粉以其优质的服务、优良的产品、诚信的理念,借助订货会平台赢得了丰富的客户资源。目前,企业规模已发展到1500吨/日,产品供不应求。
近几年来,在省粮食局的正确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粮食局的积极努力下,订货会品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逐年提升。通过全国粮油产销订货会这一平台,展示了德州形象,宣传了我市粮油加工业产品,推动了经济发展。
科技支撑,提高产品附加值
我市粮油加工企业普遍存在研发力量薄弱、设备相对落后、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因此,我市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努力实现从粮食生产和粮油加工大市向强市的转变。 2009年,市政府与国家粮科院签署了 《科技合作协议书》,几年来经双方积极合作,在帮助全市粮油加工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开发新产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企业欢迎。
2011年,受市粮食局邀请,江南大学张文教授一行5人来到我市,对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进行调研、指导,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 “点睛之笔”推进了我市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加快了中国粮油食品城建设。
山东峰宇面粉有限公司通过参加全国粮油产销企业订货会,与国家粮科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成为国家粮科院中试研发基地,带动了企业产业链条的延伸和企业产品科技附加值的提高;陵县谷神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禹城龙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智成效明显,江南大学张娟、刘松两位博士进入谷神生物科技集团博士后工作站以来,已承接国家科研项目3个,其中醇法提取大豆浓缩蛋白项目填补了国产非转基因大豆加工领域的技术空白,直接经济效益达3.4亿元;夏津发达面粉集团已拥有两个科研机构——山东省发达小麦精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小麦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依托这两所科研机构,优化了发达制粉精深加工技术,提升了产品科技含量,为企业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质量监管,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仓廪实、天下安”。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李克强总理提出了要守住管好天下粮仓,做好“广积粮、积好粮、好积粮”三篇文章;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这些无不彰显了国家对于粮食安全的重视程度。
由此,市粮食局紧紧围绕“粮安工程”,依托质检站的专业技术平台,履行管理职能,强化原粮卫生监管工作。市粮食质检站通过争取上级扶持、自筹资金等方式,投资500余万元购置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近红外谷物分析仪等尖端设备,为确保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支持。
“走出去、请进来”,质检人员素质明显提升,“软实力”明显增强。一是完成夏、秋粮收购原粮卫生检测及省粮食局收获粮食扦样工作,并将检测结果上报市政府。二是按放心粮油办公室要求,对放心粮油店的粮油质量进行抽检,为百姓餐桌安全把好质量关。三是质检站与国家标准质量中心通力合作,国家标准质量中心提供科技支持,以国家粮油标准验证德州工作站为平台,充分发挥质检站的设备和技术优势,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全市粮食质量安全把好关、服好务。
强力招商,做强存量放大增量
近几年来,我市粮油加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省前列,各县市充分利用当地粮油资源,大力培植具有鲜明县域特点的粮食加工产业,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有不足之处:我市粮油加工业总体上发展不平衡、布局不合理,群体虽大,但群山少峰。
经多次调研,市粮食局提出了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嫁接改造、引进消化才能实现“凤凰涅槃”的理念,市里规划了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市粮食局通过搭建粮食购销平台和科技支撑平台,对全市粮油食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中国粮油食品城的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通过“筑巢引凤”、产业引导、招商引资,全市粮油企业的综合加工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从2009年至2013年,小麦加工由399万吨增加至725万吨,玉米加工由109万吨增加至192万吨,食品产量由14万吨增加至30万吨,面条的产量由8万吨增加至14万吨,存量不断增强,增量不断放大。
单从粮油加工企业看,夏津发达面粉集团有限公司由2009年日加工小麦1400吨增长至2013年日加工小麦3000吨,宁津豪康制粉有限公司由2009年日加工小麦400吨增长至2013年日加工小麦1500吨,山东峰宇面粉有限公司由2009年日加工小麦1000吨增长至2013年日加工小麦3000吨,世界500强企业——益海嘉里(德州)粮油有限公司在我市政策、资源、环境吸引下,投资2亿元新建小麦深加工企业。全球最大面粉加工企业——五得利集团,慕“城”而来,日处理小麦2000吨的企业2012年已建成投产。齐河旺旺食品有限公司、星光糖业集团有限公司的食品、玉米淀粉加工产量也较往年有了较大提高,企业规模日益壮大。
我市粮油加工业百花齐放,现已形成三大产业集群:以夏津、临邑、宁津为主的小麦产业集群;以禹城、乐陵为主的玉米产业集群;以陵县、德城区为主的大豆产业集群。在全国粮油加工业竞争日益激烈、行业整体利润下滑、面临重新“洗牌”的环境下,我市粮油加工企业逆势上扬,2009年全市粮油加工业总产值141.17亿元、产品销售收入139.12亿元、利税6.85亿元,发展到2013年全市粮油加工业总产值达到235.82亿元、产品销售收入达到232.38亿元、利税达到12亿元,年均递增13%。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42亿元,同时解决劳动力就业近3万人。
信息先行,助力企业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产品价格受国际市场影响程度越来越大。本着未雨绸缪、超前研判、跟踪预警的原则,市粮食局成立了粮油信息中心,该中心于2010年成为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在我省设立的第一家工作站,又与中华粮网、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通力合作,确保在第一时间获取市场动态和价格信息,并及时发送给各粮油加工企业,5年累计提供各类行情简报信息2000余条,帮助全市粮油加工企业及时了解市场信息,规避了风险,降低了成本。
品牌建设,叫响“德州制造”
品牌是无形资产,品牌企业是城市经济的细胞,是带动城市经济的动力。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粮食局通过搭建粮食购销平台和科技平台,对全市粮油食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中国粮油食品城的建设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市已拥有发达、腾永乐、巨嘴鸟、保龄宝等中国名牌,已拥有发达、腾永乐、颜皓、龙力、谷神、忘不了等中国驰名商标,企业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大力提升,我市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粮油食品生产和加工基地。
“春雨润万物,发力正当时”。按照市委、市政府对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发展提出的要求,市粮食局围绕农产品深加工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我市粮食主产区的资源优势,借力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等相关优惠政策,突出扶大扶强、要素聚集、集团发展、链条延伸、绿色安全等关键切入点,全力打造德州粮油食品“航空母舰”级龙头企业,切实把中国粮油食品城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