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媒体江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江南 >> 正文

【扬州晚报】3个无锡女研究生多次来扬 记录扬州“石头写成的史书”

发布日期:2014-03-20 来源:扬州晚报 
资料来源 扬州晚报
【扬州晚报319日】(记者 邱凌 夏超群)上午看到3个女生在育才小学这儿,拿个仪器量来量去,不知道是干吗,听说是外地的学生,会不会在做什么机密的事情?昨天上午,网友“@韩东东有人抢发布一条微博。记者了解到,这三名女生均是 江南大学研究生二年级的学生 ,为了研究江浙沪一带中西合璧的建筑,多次来扬进行建筑测量,已经花去1年时间。
研究初衷
本报报道吸引无锡研究生
“373839……”记者见到这三位女生时,她们正在古运河畔的老麦粉厂旧址,通过数砖头计算建筑高度。据介绍,她们是江南大学环境与建筑专业研二的学生。这次来扬正是为了完成其中一位女生宋丽娜的毕业论文。
原来,从读本科时开始,宋丽娜就对古建筑的保护颇有兴趣。20138月,她在网上随意浏览时,看到一些扬州中西合璧古建筑的资料,让她眼前一亮。我读研的方向就是古建筑遗产的保护,扬州古建筑很多,融入了西式建筑风格的扬州古宅很吸引我。
我好多资料都是从《扬州晚报》上看到的,第一篇就是看的2011522电子版报纸上的青砖小瓦马头墙,然后我又看了几期,发现你们介绍得很全,当时我就有要来扬州的想法了。宋丽娜说。一个月以后,她就从无锡赶到了扬州。
用时一年
完成扬州21栋古建测绘
很多古建筑都隐藏在老巷子里,有时候找一个建筑要花上好几个小时。宋丽娜走走停停,花了四五天才走了七八个古建筑。
回去以后,宋丽娜越想越不甘心,决定将自己的毕业论文就定为研究扬州中西合璧的古建筑。从去年10月份开始,我就开始查找相关资料。宋丽娜回忆,当时看过的书有厚厚的一摞,她与两位同学一起统计出21栋扬州近代中西合璧建筑,并一个一个地研究。
宋丽娜说,即使三个人合作,测绘一座房子至少都要花上半天时间:既需要测量房子的长宽高、观察房子的外饰和具体结构,还需要手绘平面图。有些房子太高了,我们只能先拍下照片,回去一块砖一块砖地测算它的高度。
研究感悟
测绘古建筑如同记录历史
虽然论文尚未完成,但对于扬州的中西合璧建筑,三个女生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宋丽娜说,现在无锡一带很多这样的建筑已经拆掉了,而扬州这些用石头写成的史书仍然存在着,它们大多仍然保持着拱券的门窗、铁艺的窗户,仍然带着民国时期的风格。透过它们,我们能够触摸到这个城市近百年来的风风雨雨,感受到那一时期的建筑风格和社会形态。
现在我们将这些历史建筑测绘下来,也就是如同记录历史一样。宋丽娜希望,保存下来的资料能为未来修缮或者保护它们提供依据。
专家观点
这些建筑是中外交流见证
对于这三位女生的研究,扬州文化学者韦明铧表示,这非常有意义。
在韦明铧看来,扬州的古建筑有着独特的韵味,中西合璧的古建筑除了其建筑价值,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对这些建筑深入研究以后,能够发现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是如何逐步融入人们生活的。
阅读(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