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商报3月20日】本报讯陈菁菁/报道钱钟书早期读书期间为什么远到苏州读教会中学,又是何时转学回无锡的?在清华大学毕业时有无撰写论文,又为何不在清华读研究生?牛津大学求学时期,其学士学位论文又为何遍寻不得?在昨天江南大学召开的“从无锡到牛津:钱钟书的人生历程与学术成就”国际研讨会上,这些问题均为海内外钱学研究者所探讨。
本次研讨会上,来自牛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复旦大学、苏州大学等海内外十余所高校、科研院所的钱学知名专家齐聚一堂。著名学者张隆溪、胡志德、王水照、刘跃进、季进等应邀作主题报告,就家学渊源、牛津经历等对钱钟书学术思想形成的影响,钱钟书先生的治学特色及其当下启示,钱学研究的现状及有待拓展的研究空间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研究心得。与会学者还围绕钱钟书的生平、家族教育、诗学、文学创作、翻译思想等相关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这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召开,有助于在海内外钱学研究者之间架起一道沟通的桥梁,在现代学术语境与国际学术视野中深入探讨钱钟书先生不凡的学术经历,并继承钱钟书丰厚的学术遗产,推进钱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