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3月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5日将在北京开幕。江苏团代表积极履行职责,在驻地修改、斟酌准备好的建议,还有代表在思考、酝酿新建议。建议多数都是关注民生。
基层代表:一人十建议,件件“扣”民心
完善儿童的监护制度、利用邮政网络方便人民群众购买火车票、加大对革命老区的扶持、对进口食品把好关……每份建议都有几页纸,份份不离民生。与去年一样,参加今年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何健忠一人又带来10份建议。
从实际情况调研到客观分析,再到解决问题的实际举措。每一份建议,何健忠都写得非常详细,“因为我是基层的代表,每天都在基层,接触的都是老百姓,每个建议都源于我的调研,通过平时接触老百姓的呼声构思而成的。”
何健忠已是连续两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尽管是“老代表”,但他却始终保持着极大的热情,“看到新闻中一些不好的事情,我就会深思,面对这些社会焦点,作为人大代表,我应该做什么?”
何健忠非常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尽管每年的建议都很多,但他的“首份”建议都是此类话题。他告诉记者,去年提出的加强青少年犯罪预防的议案,全国人大内司委专门组织了调研。今年,他又带来了关于完善儿童监护制度的建议。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因为“他们是国家的未来。”
高校专家:推行秸秆禁烧,需要政府的力量
全国人大代表、江南大学副校长金征宇一直在关注环保问题。去年,金征宇提交了两个建议,一是关于推动混合动力的电动汽车的建议,另一个是关于控烟。这两个建议均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均有所行动,建议得到了很好的答复。
今年,金征宇代表继续把关注点放在了环保问题上,他在酝酿一个关于秸秆处理的建议。“现在普遍采用的处理方法都是禁烧,但是农民还会偷偷地烧,而且这个周期非常长,甚至长达一两个月,还不如把秸秆集中起来燃烧,用来发电,这就可以很好地解决问题。”
不过,金征宇也坦言,由于秸秆燃烧的热值低,再加上集中的成本,发电企业并不乐意来出资解决,这就需要政府的力量。“就是说政府得提前来把它收集起来,然后让发电者来发电。然后还要有相关的措施来保证,还得有投入。”
“秸秆集中处理后,然后把灰再拉回来,这就是一个生态的过程。但要有经济补偿,否则还是做不好。”金征宇说。
大学校长:毕业生就业难,关键是有用的人才少
2013年,高校毕业生遭遇了“史上最难就业季”,2014年应届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达到727万人,被称为“史上更难就业季”。作为一名高校校长,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大学校长陈骏十分关心学生的就业问题。
“毕业生难就业实际上有个结构性过剩的问题。市场需要的毕业生,往往高校培养不足。而高校培养毕业生,往往又会过剩。”陈骏告诉记者,毕业生难就业并不是国家用不了,关键是有用的人才少。
陈骏分析,毕业生的预期值比较高,也是导致就业难的另一个因素。"很多毕业生都喜欢集中到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偏远地区并不太愿意去。其实那里也是大量需要人的。"
“大学生们还应当注意就业和创业的关系。实际上从国外来看,大量的毕业生毕业以后,直接走上了创业的岗位。”陈骏说,创业的岗位不仅可以吸纳很多毕业生,对整个国家的创新能力都有好处。他认为,高校应特别关注对学生创业岗位的培育,帮助毕业生能更加适应或更有条件地走上创业之路。
陈骏认为,缓解就业难,就需要解决上述三个问题。另外,他还表示,大学生就业问题最终应当用市场化的方法来解决。
企业老总:国企须真正引入社会化招聘
“中国的转型升级需要大量有知识的人才,有闯劲的年轻人,从数量转向质量,没有人才不行。”全国人大代表、连云港港口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白力群,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了企业的引才上。
但白力群代表认为,现实中却出现了这样一个怪圈,一方面是社会需要大量的年轻人才,同时高校又培养了很多年轻人才,但是这些人才却又走不上很好的岗位。
白力群从国企和民企两个层面分析原因。“民企要想吸纳就业,他自己的日子必须要好过。但是现在民企在贷款、发展等方方面面还面临着很多问题。自身自顾不暇,怎么能够解决就业?”白力群说,中小企业虽是就业的主渠道,但他们的生存环境却不尽人意。对此,白力群认为,要想解决中小企业引才的问题,就必须解决小企业、微型企业的生存发展状况。
国企方面,白力群认为,这类企业占有着国家大量的资源,普遍平均年龄比较大,更需要人才,但普遍又不愿意接受。“主要原因是因为部分国有企业享受的待遇太多了,享受的红利太多了,享受的照顾太多了,所以它已经失去了创新、博弈和危机感。这样一些没有危机感的企业,不会去自觉地吸纳大量的新鲜血液。”
“所以说国企改革迫在眉睫,改到什么程度呢?改到在体制上以混合所有制为主,真正引入社会化招聘,让员工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白力群说,只有这样,国有企业管理者才会考虑企业的未来,才会考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会启用人才,重视人才。
原文链接:http://www.js.xinhuanet.com/2014-03/04/c_1195999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