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报】(记者王小萱)食品安全这个重要问题在全世界层面日益突出。2 月28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江南大学等联合在京召开《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2013)》、《中国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发展报告(2013)》出版新闻发布会。由江南大学牵头,全国20 多所高校与研究机构共同参与的《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中国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发展报告》是教育部于2011 年和2013 年分别批准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培育项目。专家团队的研究认为,“总体稳定,正在向好”是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的基本面,并将成为未来一个时期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的基本走势。
食品安全基本状况
基本稳定稳步趋好
《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研究团队负责人、江南大学江苏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吴林海教授认为,虽然对我国的食品安全状况有着不同的看法,海内外各种媒体也有着不同的声音,但“总体稳定,正在向好”确实是我国食品安全状况的基本面。
食用农产品方面,供应充足且安全水平实现新的提升。2012 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连续9 年增产,实现半个世纪以来的新跨越;主要食用农产品市场供应丰富,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
蔬菜中农药残留抽检平均合格率“逐步向好”。2006 年我国蔬菜中农药残留抽检平均合格率为93.00%,而2012 年农业部对蔬菜中甲胺磷、乐果等农药残留例行监测结果显示,蔬菜的检测合格率为97.90%,较上年增长0.5 个百分点,再创历史新高,实现了自2006 年以来连续7 年保持上升的良好势头。监测数据同时显示,自2008 年以来,全国蔬菜产品抽检合格率连续5 年在96.00%以上,农药残留超标情况明显好转。
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合格率“稳步趋好”。2006 年我国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合格率为98.50%,而2012 年总体合格率则达到99.70%。自2009—2012 年连续4 年,我国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保持在99.00%的高位水平,表明畜产品的总体质量“基本稳定,稳步趋好”。生猪瘦肉精污染物的监测结果表明,2012 年全国生猪瘦肉精污染物抽检合格率为99.70%,较上年提高了0.2 个百分点,连续6年稳步上升,生猪瘦肉精污染基本得到控制并逐步改善。
水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稳中向好”。2006 年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仅为91.00%,但之后便显著上行。农业部对全国150 个大中城市水产品氯毒素、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物代谢等监测结果表明,2012 年全国水产品检测合格率为96.90%,较2011 年上升了0.1 个百分点。自2006 年首次将孔雀石绿纳入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指标以来,虽然在2009 年、2010 年间略有起伏,但基本保持“稳中向好”态势,水产品质量安全总体检测合格率逐步提升。
报告显示,食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总体状况进一步改善。主要大类食品抽查合格率基本稳定,出口食品的质量安全可靠。
食品安全风险走势
总体稳定逐步向好
《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研究团队运用国家层面上的相关监测数据,基于科学的计量方法,对2006-2012 年间我国食品安全生产、消费和流通等3 个子系统进行风险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测算了相应年度的食品安全风险值。研究认为,2006—2012 年间,我国食品安全系统风险值一路下行的趋势非常明显,2011年食品安全系统风险总值为0.496,虽存在潜在的各种风险,但处于相对安全的区间,而2012 年食品安全系统风险总值下行至0.258,达到历史最低点。
研究团队认为“, 总体稳定,逐步向好”将成为未来一个时期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的基本走势。当然,安全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绝对安全的食品,食品风险值处在安全区间也可能存在着诸多的潜在风险。因此,未来也难以排除在个别食品行业、局部性区域出现反弹甚至是较大程度波动的可能,但如果不发生不可抗拒的大范围突发性、灾难性事件,我国食品安全风险“总体稳定,逐步向好”的这一基本走势将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