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新闻网8月30日】(卢旺)自2008年“限塑令”正式实施至今已有5个年头,5年来“限塑”效果怎样?各执行环节进展如何?民众环保意识是否有所提高?带着这些问题,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我行我塑”调研团利用暑期,在全国选取了山东、湖南、黑龙江、江苏、安徽等省份展开调研,并对调研结果进行了总结。
调研团通过前期查询资料发现:数据显示,5年来我国减少使用的塑料袋累计少消耗塑料约100万吨,相当于节约石油600万吨,可供280万辆汽车行驶1年,说明“限塑令”的推行有一定成效。与此同时,调研组成员在各地调研时也发现,民众的环保意识并没有显性提升,大部分人对“限塑”持无所谓的态度。 一位张女士的回答可以作为大部分居民对“限塑”执行态度的代表:“其实环保什么的没想太多,日常买东西就是图个便宜和方便,有了限塑令,可能会注意一点,但并没有影响到以前的购物习惯。”就问卷统计与随机采访结果来看,除大型超市外,周边的小百货店与市场依然提供免费的薄塑料袋。从调查中队员们发现,塑料袋“屡限不止”的原因主要在于监管管理实施不善,进而使得“限塑令”多流于形式。
调研队认为,“限塑令”的实施的确为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一定成效,但就目前情况而言,对塑料袋的限制需要进一步坚持,并要强化监管、加大宣传力度,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能责任,细化管理办法,进一步探索“限塑令”的有效实行方式。